一、歌曲欣赏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二、明确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语,整体把握文意,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1、读准下列字的读音:万仞()汝()魁()父荷()担箕()畚()孀()妻始龀()智叟()曾()不若亡()以应一厝()陇()断穷匮()rènrŭkuíhèjībĕnshuāngchènsŏuzēngwúcuòlŏngkuì三、检查预学2、通假字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3.河曲智叟亡以应。4.一厝朔东5.无陇断焉反—返惠—慧亡—无厝—措陇—垄3、课文感知:(用原文回答)•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愚公为什么移山?•愚公移山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他们怎样移山?•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倒土的地点是哪里?•山最终移掉了吗?四、合作互学1、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哪些方面的情况?有什么作用?作用:为后文写愚公移山做铺垫,衬托愚公的毅力和气魄。2、愚公移山,有哪些困难?•山之高:“高万仞”;•山之大:“方七百里”;•人之老:“年且九十”;•人之少:“荷担者三夫”;•工具简单,路途遥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合作互学合作互学3、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单单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合作互学5、愚公和智叟,你欣赏谁?为什么?作者在人名前加上“愚”和“智”有何用意?(1)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连孀妻弱子都愿意帮助他;(2)孀妻弱子“跳往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文章中心。愚公不“愚”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有远大的抱负,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伟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大智若愚智叟不“智”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鼠目寸光、愚不可及66、、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明了什么?7、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突出文章主旨?找出具体的例子。合作互学五、展示交流,师生评学六、整合训练,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