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声报告会演讲材料抢救还在继续抢救,还在继续尊敬的各位领导、职工家属同志们:大家好。我叫王,是准备二队工伤职工辛的妻子。我报告的题目是:《抢救,还在继续》。说心里话,今天站在这里,我心情非常复杂。三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陪着丈夫坐在观众席上,听矿工大嫂、大姐们诉说“安全心声”。那时,我是一名听众,拥有一个健康的丈夫和幸福美满的家。三年后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不过,这次我不再是一名听众,而是站在了这个倾诉辛酸、呼唤安全、渴求平安的演讲台上。今天,丈夫没能再陪我一起来,因为他现在正躺在手术台上,接受他工伤以来的第六次手术。我有过很多美好的回忆:童年的梦想,少年的憧憬,青年的遐思,还有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但最让我无法忘记的,却是那次最痛苦的记忆。2004年1月17日,是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晚上9点多,我正和不满3岁的女儿陶醉在电视节目中,这时家里的电话响了。记得我还对女儿说:“菲菲,一定是爸爸来电话了。”每到这个时候,丈夫上井后都对家里报声平安,这也是我们的约定。我从小生活在附近的农村,虽然对煤矿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干这一行很苦很累,也很危险。所以,从嫁给丈夫的那天起,我就与他约好:“上井后别忘了先打个电话,也好让家里放心。”从此,每当接到他平安上井的电话,我心里那块不安的石头就落了地,放下电话就赶快给他做饭、斟酒,等着他平安归来。尽管等待的感觉是那么漫长,但那种等待是幸福的等待,是甜蜜的等待,是他平安归来的等待,就是等的时间长一些,俺也不在乎,因为知道他平安上井了。就这样,我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虽说日子过的清苦一些,上有老,下有小,俺又没有工作,全靠他一人的工资养家糊口,但我们生活得很幸福,尤其是女儿的出生,给家庭平添了许多欢乐。可是,这样平静的生活没过多久,就被那次意外的事故打破了。在那个平常而第1页共4页又不寻常的夜晚,那个每天都牵动着我心弦的时刻,我接过电话,听到的却是:“是嫂子吗。辛师傅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吧……”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犹如晴天霹雷,顿时,我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知道了。从家走时他还好好的,还抱着女儿说:“菲菲,等爸爸回来带你去新城玩。”可怎么一夜之间,活生生的人就出事了呢。是死是活。顾不得想那么多了,当我安排好女儿,惊慌失措地赶到医院时,丈夫已被送进急救室,进入紧张地抢救中。看着穿梭于急救室的医护人员,看着他们不停忙碌的身影,看着那些焦虑的目光和无奈的神色,我心乱如麻,恍然若失,逢人就问:“小辛咋样了。他没事吧。他没事吧。”我的声音那么渺小,那么无力,那么苍白,就好像一切都在梦中,什么也没发生似的,空气也仿佛凝滞了,只听见砰砰的心跳声。生命的时钟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回荡在寂静的走廊里,也敲打着我颤抖的心。他怎么样了。不会就这样走了吧。不会的,他不会这么自私,舍下俺娘俩不管了。我不敢去想,不敢去触及那根敏感的神经,可突突跳动的心就像乱闯的跳蚤一样,由不得我自己了,眼前总是出现那可怕的场面。但我还是心存侥幸地望着那紧闭的急救室门,盼望着奇迹的出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暗淡的走廊还是那么寂静,急救室的双门依旧那样紧闭着,门口上方一闪一闪发着红光的警示灯,就像触在脉搏上的电极无情地折磨着我。透过模糊的视线,我似乎看到了丈夫痛苦的挣扎,仿佛听到了他求生的呼叫。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求求您了大夫,救救他吧,救救他吧。”当我昏倒再次醒来的时候,时针已指向了深夜2点。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还在我模糊的视线中来回晃动;我砰砰跳动的心也在一张一弛中紧张地抖动着。此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盼着丈夫能够活着出来,盼着他完整的身躯出现,盼着他再对女儿说一声:“菲菲,爸爸回来了。”小辛啊,你还能回来吗。不是说好每天都给家里报平安的吗。对我丈夫,我说不清是恨还是爱。他曾经是那么热爱生活。每当他抱着女儿陪我在花园散步时,每当他戴着围裙帮我料理第2页共4页家务时,每当他买上蛋糕给爸妈祝寿时,每当别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们脸上总是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