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人》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最可爱的人》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承接上一课,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讲述了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的英勇战斗和杰出的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我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能生动讲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知识的理解和交流。通过朗诵经典作品,讲故事,学唱歌曲,进行情景体验,加深对过去的理解。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掌握先烈英雄业绩,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抗美援朝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勇作战,通过五次战役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本课难点。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出兵朝鲜,其原因复杂,必须从国内情况和国际局势结合起来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二、说学情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态度,原有基础和存在问题,才可能进行针对性教学。本课教育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此外,随着八年级课业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对历史课学习主动性下降,已经不能主动去阅读相关书籍,搜集有用的资料。基于此,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平台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认识历史问题三、说教法依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史料分析法、情景体验法、探究法、读书指导法、比较法等,同时,采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四、说学法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本课我通过让学生讨论分析,自我探究、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讲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又加强了情感上的教育。五、说教学程序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设计如下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探究深入历史——拓展延伸升华感悟——总结反馈巩固知识。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片,教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们当时高唱的歌曲吗?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学生学唱歌曲,教师设问:你想了解这场战争吗》战争中又涌现出多少英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探究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首次战争。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2、引导探究,深入历史:为便于学生理解,我把教材内容重新整合编排分为:决策篇、出征篇、英雄篇、胜利篇和现实篇五部分。(1)决策篇:实际上就是围绕“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来进行探究。这是本课的难点。我用如下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①先播放《朝鲜战争爆发》录像,再现历史真实情景。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