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点难点在于:怎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教师创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鼓励,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促使学生在充满情趣与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往往在老师操作的过程中,这个“度”的把握是让人最难掌控的,画面的主次,颜色,以及课件的泛滥,甚至有些老师不太会用课件,所以怕操作失误,为了方便使用,就让其他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所以课堂上不敢生成,生怕学生说的和老师预设不一样,可想而知这样生拉硬拽的课其结果会怎样呢?综上所述:我想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首先我们要想方设法学会操作电子白板,学会自己制作ppt,现成的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课件,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合理组织画面,配以动感,这样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可以变静为动,非常形象、直观的把一些不容易交代清楚的概念、算理、或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在很短时间内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它的生成,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制作课件时,可以设计一只蚂蚁咬着一根绳把它围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学生通过观察蚂蚁行走的路线图,利用计算机动画和丰富的色彩,使它灵活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感知,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总和,此时,计算机屏幕上的小蚂蚁咬着绳子,把围好的图形重新展开,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周长的确是这四条边的总和。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突破了难点。第二,积极探索和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地整合,合理的结合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把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特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波助澜。总之,我们应正确、辩证地对待信息技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