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六小低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注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人本教育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在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到学生身体的健康上来,所以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日趋上升。二、调查目的设置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我校低年段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等做一个全面的调查了解,根据得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问卷采取校园内随机抽取班级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四、调查结果1、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83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100份,女生83份。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非常健康,只有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般。80﹪的学生父母的身体是健康的,有20﹪的学生父母的身体是经常生病。2、绝大部分的学生非常喜欢体育锻炼,但却不能保证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只有2——3次,少得可怜。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3、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在下午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限制在学校操场和家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大部份只有可怜的20——40分钟,没有能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学生的体质可想而知,所以有许多学生在填写第16题“一个学期你生病几次?”时基本上是2——3次。4、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有打篮球、转呼啦圈跳绳、丢沙包。转呼啦圈和丢沙包是学生的最爱。5、受父母工作的影响,将近20﹪的学生没能按时进餐,特别是周末,有的甚至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日两餐。在营养搭配方面,也许是受家庭经济的影响,半数以上的父母没有注意孩子伙食的营养搭配,只是随便煮,能填饱肚子就完事。通过观察发现我校的学生在身高、体重方面没能达到全国的平均值。五、针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建议1、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地区,绝大部分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家长的文化程度低,没有意识到一个健康的体魄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更没有时间、精力,甚至是体育锻炼的技巧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就说明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本靠不了家长。只能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结合学校的场地、经费及师资力量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全面的提高。2、低年级的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比较年轻,学校可以多开辟一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的方式,正确、有效的引导家长,使之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锻炼,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可以促进亲子关系。3、通过全校的每一位老师,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爱并积极投入其中,争取做个健康、阳光的少年。近代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总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应该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