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格型设计《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的呈现方式有文字型、表格型和流程图。以下是三种方式的特点:1、文字型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文字型呈现方式类似于详案,具有过程详细、具体的优点,对青年教师非常有用;有的文字型教学过程还可以呈现教师的设计意图,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和科学。2、表格型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教学过程呈现方式。表格型呈现方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有利于把握教学进度;能直观地看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好地体现师生的双边互动。3、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与前两种呈现方式相比,流程图的篇幅小了很多,在一张纸上就可以完整地呈现教学过程;流程图虽小,但是非常清楚地显示了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和层次,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流程图虽然简洁明了,但是做好一个流程图并非易事,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各教学环节的逻辑关系和过渡衔接等都要非常熟悉。下面我以表格型设计《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备注导入(3分钟)1、想一想议一议适度的放牧对羊草的生长有好处吗?2、相关的动物图片。1、个别回答。2、看图思考,说感想。1、激发兴趣。2、提问:你的心灵会震撼吗?如果没有动物,自然界会是怎样的状况?绿色植物会受到影响吗?动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呢?图片引起视觉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该章知识。自主导学(7分钟)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__、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2、动物作为消费者,________或__________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______________,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认真阅读书本P61~P65,理清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把握基础知识,打记重点,随后完成导学练习。2、组内确认答案,进行自我评价。1、指导学生回顾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的概念。2、教室内巡视。初步认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过渡到下一环节。___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3、动物在取食花粉、花蜜或取食果实和种子时,起到帮助植物和的作用。合作探究(22分钟)(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3、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哪些启示?(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2、假如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1、阅读课本P61-P62页资料,小组讨论。2、回忆有关生态系统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想一想。3、阅读并观察P63图片。1、提问:当初为什么要“剿灭麻雀”?为什么现在却要保护麻雀?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归纳生态平衡的概念。2、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指导学生分析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3、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和不良影响的两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同一种动物对植物生活既可以起积极的作用,又会有不良的影响,人类应该充分利用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同时尽可能地减小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从而使动物和植物能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强化、完善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达标检测(8分钟)1、下列不是动物在自然中的作用的是()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帮助植物传粉2、某农民在果树开花时发现果园中有许多昆虫,便施药杀虫,结果使果树产量较往年下降,这是因为昆虫有助于植物的()A.传粉B.光合作用C.受精D.呼吸作用3、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可以黏附在动物的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