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思考和建议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之前提,而最近接二连三爆出的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搀有苏丹红的咸鸭蛋,含有孔雀绿的多宝鱼,加农药的金华火腿,加农药的姜等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却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食品,应该有一个绿色、安全的食品本质,这样才能让大家吃得放心。我给大家讲一个教授买菜的经历。有一个教授上街买菜,尽挑一些被虫子咬得残缺不齐的蔬菜,有的甚至夹着虫。有个旁人十分不解,便问:“教授工资很高,为何还要挑这种蔬菜?”教授指着菜,幽默的说:“你看,这菜里有这么多虫子在啃食蔬菜,虫子吃了都那么安全,那我吃了一定会更安全!”教授的回答意味深长,另人深思。现在提倡食用绿色安全食品,因为它不喷洒农药,吃了对人的身体很有益。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讲究的不但是吃饱穿暖就行了,更多的是讲究食品的拾配和食品本质的营养、健康与安全,只有本质营养、健康和安全的食品才能得到大家的公认,才能让大家吃得更安全,更放心。蘑菇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食物,蘑菇有好有坏,对于毒蘑菇,我们对它要有充分的认识与识别,避免我们吃到毒蘑菇而中毒。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是毒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为预防毒蘑菇中毒,对不认识的野蘑菇或对是否有毒而没有把握的野蘑菇,不要去采摘食用,对过于幼小、老熟、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更不能采食。对市场上卖的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或不认识的蘑菇,也不要轻易食用;烹调加工的野蘑菇经过洗净后,应该先在沸水中煮3-5分钟,不要汤后再炒熟煮透。那么,对于那么多的蘑菇,我们该怎样去辨别它有毒无毒呢?别急,下面我就来教你几招识别蘑菇的方法。识别蘑菇有毒无毒,主要从它的形态、气味和颜色来区分的,有毒的一般在顶上有凸起疙瘩肉瘤,柄上有环状物,也就是脚苞,根上有环托物,有苦、辣、酸、麻及其它恶味;而且毒蘑菇一般色彩鲜艳,采摘之后就容易变色,大多数比较柔软,浆汁多,而浆汁却浑浊得像牛奶,它们一般生长在潮湿、肮脏的地方,如果把毒蘑菇拿来做菜的话,会使米饭、大蒜、银器变黑,而无毒的蘑菇一般生长在矮草丛中或松林地下,盖是扁或圆的,肉厚而嫩,颜色很相互,多半是黄色、魄或古铜色。用手掰开后浆汁清亮如水,采摘后不会变色,味道清香,与毒蘑菇截然不同。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问题.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各种法律和规范的制订.好的法律和规范不仅能够打击造假违法者.而且还可以保护守法者.规范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合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健康.政府引导很重要.而政府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制订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有制订了完善合理的法律政策体系.就等于对于那些不顾人民生命安全的造假者堵死了最后一道漏洞.使他们在违法造假时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二.要加强政府行政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执法必严"就成了打击造假者最直接最严厉的途径.地方各部门因加强自身管理和对市场的监管.不能因为处于各种原因而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视而不见.最为人民信赖的执行者.在这点上因该充分展现一个为人民生命安全保卫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