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话题演讲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百科名片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基本信息发音jiàoxuéxiāngzhǎng示例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学记》。《礼记》名篇。主要是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做法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知不足---自反长———促进嘉———美好旨———味道教---知困---困惑,不理解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相互促进。不足:不够之处道理教学和学习是可以互补的。原文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第1页共8页注释1.嘉肴:美味的食物。嘉:佳,美好。肴:熟的鱼肉等,熟食。2.弗:不3.旨。味道鲜美。4.虽。即使。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极好的道理。6.是故:因此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困惑的地方,困:困惑不解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强:使动用法,使……强。11.善:好处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长:促进;意思是: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增长了自己的学问13.文言知识。说“至”上文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极”“至道”指极好的道理。翻译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陶行知关于“教学相长”的言论一、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教学合一》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陶行知文集》第14页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第2页共8页面研究学问。《教学合一》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陶行知文集》第15页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1923年《十年来之安徽中学》《陶行知文集》第60页二、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原载1926年2月《新教育评论》第2卷第12期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的所出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36年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陶地知文集》第540页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36年1943年3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陶行知文集》第541页第3页共8页三、每天四问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