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运江中心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落实来宾市《教师强质增量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象州县教育局《象州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持续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活动”,为使活动能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区、市、县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立足教育改革、教育发展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结构优化、个人提升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研培指导、专业引领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周训、月论、季赛、年评”系列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树立教师专业发展典型,总结我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1三、基本原则活动以全体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线、以质量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遵循以下工作原则:(一)全员参与与分类要求相结合。要求全镇所有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校为主、县校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中心校在落实县统一安排的“周训、月论、季赛、年评”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自主策划或调整具有学科特点、地方特色的活动内容,并根据活动效果进行表彰。(二)过程性与竞争性相结合。活动侧重全程参与、内容连惯和持续,关注群体互助性和培训效果,通过活动竞争,奖励优秀,带动全员。制定好活动计划,在参与过程中,倡导结对扶助、集体学习、个人竞技等多种形式,着重加大对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科目和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三)实际效果与宣传效果相结合。通过有效组织系列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重视活动的宣传效应,向全社会展示广大教师的良好职业素养。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培养典型,表彰先进,大力宣传,推动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四)常态化与长效性相结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立素质提升长效机制,使广大教师养成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在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职业2技能。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结合第三届教师岗位大练兵及校本教研活动在校内形成比、学、赶、帮的教师培训机制,将技能训练作为学校常规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扎实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四、主要活动(一)“周训”活动。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展示、技能技巧训练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由中心校统筹安排,各校组织实施。(二)“月论”活动。1.参与对象。全镇小学义务教育学校领导及教师。2.活动形式: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演讲比赛、论文评比、微课、示范课、研讨课、案例剖析等3.活动内容。(1)班主任论坛。总结交流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规律,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素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课改科研论坛。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指导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准则,通过开展课改科研专题论坛,如:课改理念、科研意识、课改科研培训、经验交流等专题,把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思考到的问题,在论坛活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要富有创造性和鲜明个性,又要注重针对性,要紧密联系实际,抓住要害,富有实效性。(3)教学艺术论坛。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专业新技能研讨。重点加强教师在进行组织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教材的使用与处理,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能力,参与式教学技能,教学科研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等新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研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剖析、微课等活动,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4.活动时间。每个月下旬由中心校组织实施。(三)“季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