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标学校内涵发展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创设支持性校园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研究》批准日期2011年11月主持人姓名及职称马占银小学特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所在单位名称同心县第一小学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马占银白丽娟马俊马兴明马光雄张春茂康国荣黑立才王立和李秀英完成时间2013年7月第1页共10页《创设支持性校园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同心县第一小学马占银白丽娟课题研究摘要本课题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为指导,遵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场景下教师的工作实际,从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两个方面着手研究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组进行了现状调查,采用了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实验比较研究、定量定性分析、专家指导等研究方法,经过两年四阶段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一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了育人环境的优化——优化了管理、人际、设备、“四化”、文化、课程等六种环境而形成学校文化。二是以校本行动为载体,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了高效课堂工程、科研兴教提高工程、强师培能成长工程、评价导行发展工程。创设了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支持性环境,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搭建了教师发展的多种平台,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途径,积极培育教师良好的专业心态。三是以全面发展为主题,搭建了学生特长展示的平台。四是以喜人的成绩为标志,显示了素质教育的成效——两年来,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1000多人次;教师获奖成果300多项;学校获区、市、县级荣誉25余项。我们的结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序言“创设支持性校园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研究”课题是自治区“百标工程”项目学校内涵发展行动研究课题。我校自2011年9月就开始广泛深入研究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状况,针对我校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全、专业不强的现状,思考如何引导教师由“教书匠”发展成为教育家,如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人人成才,个个成功。2011年11月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提出了“创设支持性校园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研究”实验课题,并获准立项,进入实验。该课题自2011年实施以来历经2个学年、4个阶段,参加研究的教师102人,涉及42个教学班,2966名学生,课题研究深入学校科学化管理层面、教育教学实践层面、校园文化建设层面。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是,在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抓培训、促认识,读文件、学理论,找问题、寻抓手,请专家、教方法,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二阶段,着重运用“有效教育”思想,实施“高效课堂工程”,探索素质教育模式,探询成功之路,收集成功案例,撰写研究论文,邀请专家指导,寻求新的提高;第三阶段,针对前一阶段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及时推广运用,置于实践检验提取有用价值,前后纵向比较,分析研究变化,左右横向比较,发现研究实绩,提炼有价值结论,撰写研究论文;第四阶段,形成了以科学化管理为支柱,以多元化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师生多层面成功、学校全方位发展为实绩的“支持性”环境,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与学的模式,收集了丰富的成功案例,撰写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总结。本课题的独到之处是,在思想理念层面,将成功教育理念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相结合,并与课程改革理念相接轨,使研究过程开放,导向正确,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在实践层面,以校为本,盘活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教学资源,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使实验有灵魂,有血肉,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成功教育关于“人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成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不应局限于少数方第2页共10页面;在教育过程中,把培养教师成功心理、激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机作为教育目标。”等主张,以此为基点,立足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开拓了广阔的时空。为把课题思想落到实处,我们设想将课题划分为三个子课题,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及教师专业成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