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景中,知道合运动、分运动分别是什么,知道其等时性、等效性和独立性.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抛体运动的观察和思考,了解一个运动可以与几个不同的运动效果相同体会等效替代的方法.2.通过观察和思考演示实验,知道运动独立性.学习化繁为筒的研究方法.3.掌握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处理简单的矢量运算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勇于表达的习惯和用科学语言严谨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1.明确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等效为两个简单的运动的合成或等效分解为两个简单的运动.2.理解运动合成、分解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1.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和独立性.2.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常见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交流与探究]】我们探讨了蜡块在玻璃管中的运动,请大家考虑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哪些物体的运动过程与蜡块相似?典型事例:小船过河.对小船在水里的运动加以讨论.参考解答:小船过河时的运动情况和蜡块在玻璃管中的运动基本是相同的.首先小船过河时它会有一个自己的运动速度,当它开始行走的时候,同时由于水流的作用,它要顾着水流获得一个与水的运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小船自己的速度一般是与河岸成一定角度的,而水流给小船的速度却是沿着河岸的.所以小船实际的运动路径是这两个运动合成的结果.而合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建度的大小和方向.而小船渡河的时间仅与小船自身的速度有关,与水流的速度是没有关系的.1、小船渡河问题:水流速度、船相对水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合速(船对地岸的速度,方向为船的航向)、渡河时间、航程、最短渡河时间、最短航程。2、风(雨)速理解:风(雨)速(风或雨相对地的速度),人对地的速度,人感觉风(雨)的速度(风或雨相对人的速度)。V风对人=V风对地+V地对人3、绳子末端速度的分解:(1)沿绳子方向两个绳连接的物体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2)当绳与物体运动方向有夹角时,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速度为分速度,物体运动的方向为合速度方向。4典型例题例题1、船以5m/s垂直河岸的速度渡河,水流的速度为3m/s,若河的宽度为100m,试分析和计算:(1)船能否垂直达到对岸;(2)船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岸;(3)船登陆的地点离船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4)设此船仍是这个速率,但是若此船要垂直达到对岸的话,船头需要向上游偏过一个角度,求s解:例题2、如图6-2-1所示,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使小船靠岸,拉绳的速度为v=8m/s,当拉船头的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0时,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5、课堂训练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今小船要渡过一河流,渡河时小船朝对岸垂直划行,若航行至中心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渡河时间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某人以不变的速度垂直对岸游去,游到中间,水流速度加大,则此人渡河时间比预定时间:()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3、如图九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A.匀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变加速运动D.减速运动4、一条河宽100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水流速度是5m/s,则:()A.该船可能垂直河岸横渡到对岸B.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C.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船的位移最小是100米D.当船横渡时到对岸时,船对岸的最小位移是100米5、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A、dV2/根号V22-V12B、0C、dV1/V2D、dV2/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