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教学设计课题《青春舞曲》授课年级初中二年级授课时数1授课时间40分钟授课教师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知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通过表现创造,培养学生们的创作与协作精神。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体验作品的内涵,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精神。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难点。学生是否能够以准确的节奏完整的演唱这首乐曲。教法⒈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⒉实践性音乐教学法;示范法和提问法⒊语言性音乐教学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电脑、课件、黑板、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那我们刚刚听到的那首歌曲我们应该都听过吧,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2.体验新疆地区语言特点:①新疆的语言和我们说的汉语不同,大家知道维吾尔族的“好”怎么说吗?提问学生,同学回答(…….)教师:(亚克西)②新疆都盛产什么?(学生……...)葡萄干.哈密瓜………民族风味小吃…③大家知道新疆南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有哪些吗、(歌舞相结合明快)维吾尔族的乐器:都塔尔,热瓦甫,④宗教信仰:维吾尔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学习简单的新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知识了解现在同学们都对新疆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的民歌《青春舞曲》(播放多媒体课件),首先让同学们来了解一下王洛宾的生平艺术成就: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有⒈欣赏音乐视频。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3.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4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认真学唱。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早的进入音乐课的状态之中,自然地创造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高课堂气氛3让学生了解更多音乐知识。“西部歌王”之称(三)学唱歌曲1·听音频范唱2·节奏练习:4/4拍节奏型a:xxxxxxxxxxxx两遍)b:xxxxxx|xxx-|(多练习几次)3`学生观看课件视并演唱歌谱4开始填词演唱5教师弹奏钢琴,学生演唱。(四)本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歌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欢快,歌词富含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告诉学生要懂得热爱青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道理。,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正处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时代,美丽的西部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衷心祝愿同学们能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5同学认真听教师讲解节奏练习。6同学们对照多媒体演唱歌谱。7由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完整的演唱。。4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认识到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拼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