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樊城区太平中学魏红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大课堂容量,优化教学结构,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使数学问题更形象化,更贴近生活。然而,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生、对新教材的思想理念、对怎么利用多媒体的认识不足,或制作及运用技术水平不高,不知道多媒体是作为教学的主体还是辅助教学手段等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优点:1、把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学习的材料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习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使用多媒体技术正可以达到以往传统数学教学所没有的生动形象,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及时的迅息等,很容易就能够引学生入胜,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如教学《方程初步》,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较强的声音技术创设比较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比较轮船和飞机的速度,两个圆柱的高度由不等到相等,进而初步渗透相等与不等的思想,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相等与不等,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相等的关系,从而自然引入新课,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学习新知识。2、把多媒体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呈现过程,并突出重点、难点数学教学重点都在过程,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创新的过程。数学建模来源于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情境资源,能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象演示,让静态知识动态化,让抽象知识具体化,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我在上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时,我用几何画板课件,给学生演示了这几条线段的交点的动画,在上等腰三角形时,我给学生演示了“三线合一”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展示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等内容时,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表现的直观、深刻性强,可无限分割,可重复展示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扩充信息,增大容量,提高效率传统教学,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在讲解一些较复杂的几何图形时,也可以预选借助于课件来完成,从而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就提高了课堂的信息容量。如进入初一年级后的第一堂数学课是《走进数学世界》,书本上举了很多的例子,虽然其中也有意识地增加了图片的数量,但多数仍是干巴巴的文本文字,看上去苍白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书本中提及的事例,在互联网、教学光盘中搜索相关素材,来充实这堂课,从而向学生展示现实世界中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实物,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如书本上所说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这又是数学”。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缺点:在多媒体演示的东西“好看”时,学生个个头昂的高高的貌似在认真听,可真正去分析其中数学原理去思考的能有几个?当真正讲到枯燥的概念和习题巩固的时候有多少学生还在认真学?毕竟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