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背影欢迎各位老师前来指导教学授课人:王丰其实细想想,不是他们没有去爱,而是我们没有细心去感受罢了。歌词中唱到“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这足以说明父亲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当优美的音乐缓缓响起,想必同学们都不会感到陌生。熟悉的歌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生活中我们把他叫作“父亲”。也许是因为父亲少了母亲般细腻温情的呵护,生活中他们对儿女的爱往往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作者简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学习体会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感受深切父子深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独学:老师选择小组进行小黑板展示1、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分钟)展示内容:自读感知寻找父爱足迹(1)自由问题(老师出示问题)(2)小黑板展示导学案第2题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自读感知寻找父爱足迹背影我的父亲父爱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自读感知寻找父爱足迹小组独学展示:提示:展示的时候简要的列出你的答案<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重点分析聚焦父爱画面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教师提示: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思考1、语言2、动作群学并小组展示导学案第3题重点分析聚焦父爱画面父亲的语言父亲的动作儿子的眼泪<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5>进去吧,里边没人。重点分析聚焦父爱画面语言动作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下来了。戴穿走探穿爬攀缩倾流返回——辛酸的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的泪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激的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重点分析聚焦父爱画面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重点分析聚焦父爱画面老师分享欣赏《背影》感人片段话题:敞开你的心扉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的叮咛,也许是一次倾心的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动,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结束语:人生不能没有爱,爱是生命中的甘泉,即使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常绿;爱是生命中的色彩,因为有爱,我们的生命才会绚丽多彩。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温柔的河,那么另一种爱,深如海洋,凝重如山,这就是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