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历史设计者荣锋利单位(学校)安阳县永和镇一中授课班级七(1)班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8-118-218-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图片、表格、资料)战争形势图三国人物图赤壁风景图三国鼎立图标KA、C、HIBB、F、HB、F、HHF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原因。三国鼎立的形成4分4分2分自制库存网上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章节名称4.18三国鼎立学时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过程和方法:熟悉三国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培养学生表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人物,达到读书明智的目的。学生特征学生通过影视和历史故事的涉历,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和事迹都非常清楚,但是对某些历史的人物的评判不够客观。尤其是对曹操的评价有失公允。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8-118-218-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到四川。三个军阀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1.学生自学(查阅资料),教师指导。2.课前组织观看影视、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特点、影响)。1.课件展示战争形势图。2.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得出结论。1板书设计18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曹胜袁败,曹统一北方。2、赤壁之战孙刘胜曹,三家各据一方。3、三国鼎立的形成及经济的发展。2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3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第2页课件1、阅图观察2、组织语言,同桌交流、回答。学生对三国鼎立形成的空间方位感。1.情景营造:上网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再熟悉的旋律中,走进那段充满了硝烟智谋和英雄的年代。设问:三国鼎立是指什么?课件开始1、官渡之战课题质疑:(1)谁能依据官渡之战形势图讲述战争的经过?(2)曹操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3)官渡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引题“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讨论回答:看课本以及形势图,简要概括出官渡之战的经过。全面分析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过渡:以过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要想统一全国,必须消灭南方孙刘联军的势力。为此一场赤壁大战展开了。2、赤壁之战设问:(1)、谁来讲述赤壁之战的经过(包含时间、地点、战术、结果)?(2)、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为什么赤壁之战以多败少了呢?(3)、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导致了什么后果?课件学生讨论回答曹操失败的原因及赤壁之战失败的后果,并自行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3、三国鼎立的形成及经济的发展:(1)完成三国建立表格(2)三国建立后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为什么都注意发展生产?课件学生读课本,找出答案。老师引导分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三国都希望自己强大后,统一南北。统一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下节课再讲。结束始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A.曹操B.刘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