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2VIP免费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2_第1页
1/2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2_第2页
2/2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龚家湾小学一、案例呈现石文泰,男,11岁,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他奶奶监护。四年级时,该同学上课不够专心,学习和思想状况一般,成天爱贪玩,时有拖欠作业的毛病,但却尊师敬长。属于典型的“普通型”留守儿童。但是在2011年春节时,她的妈妈回家了解到他在学校的表现,决定暂时不出去打工,在家里管理一段时间,刚开始管理的一段时日里,妈妈经常到学校里和老师交流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在家里督出他认真完成作业,这段时间里他的进步确实较大,获得了学校颁发的进步奖。然而在今年开学初期,他在和同学的交流中表现出来对母亲的“监控”行为的不满,认为再没有了以前的自由。经过和班上其他两位要好的留守儿童多次交流,决定起来反抗,首先是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借口在同学家里做作业,然后在同学家里过夜,到周末收拾起衣服要搬到同学家里居住。以至到后来三人集体离家外出,说是出去闯荡社会。最后,好在在学校的努力下和家长很快把他们找了回来。这样他母亲决定再次外出打工,放弃对他的直接监管。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与了解,我觉得造成他形成逆反心理的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家庭教育欠佳他的父母在外务工多年,很少与子女相处,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爷爷奶奶。而他的奶奶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他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他的父母本身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在原来管理处于自由状态到出现严格管理,让孩子无法适应。(二)青少年逆反心理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该生在认知问题上,由于他对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心理,他认为母亲原来未管他,现在回来严加管教,造成了心理的不平衡。(三)同学的集体“力量”班上的同学往往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爱学习的人经常组成一个集团,在一起交流玩的心得,同时容易产生一些危险的想法:比如如何蒙骗家长老师、如何应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发出危险的号召集体响应等。他这个案例就是如此,据了解,他原来根本没有这些想法,都是在和同学交流中,由同学提议而萌生的这些做法。三、案例反思(一)家长给予关心对于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即家庭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我分阶段联系他的父母,把该生近期在校的学习情况、性格发展的交往状况分析给家长听,希望他们综合考虑他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要与孩子沟通思想,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减轻孩子与家长交流时的紧张情绪,增进亲情与温暖。(二)学校正确引导班主任老师往往是学生最信任的人,要常常走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一起与他们分析现在的处境,竭力为其解除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树立榜样,以同学的榜样感染,促进他们在各方面进步。另外,多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主动的参与进来,既让其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留守儿童之歌》让人潸然泪下:天真的时代黯淡的年华,留守的娃好孤单好害怕,天上的星星眨呀眨,我想与你说说话,我好想爸爸好想妈妈,为什么你们还是不回家……为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就让我们在一线的教师,行动起来,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