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单线桥法课题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授课人学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化合价变化的分析,使学生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3、通过实验,初步认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研究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还原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重点1、认识并建立化剂、还原剂的概念。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难点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问题引导相结合。仪器药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以及和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几个问题。投影练习1、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①Cu+Cl2==CuCl2②Zn+H2SO4==ZnSO4+H2↑③CaCO3+2HCl==CaCl2+H2O+CO2↑④Cl2+H2O==HCl+HClO⑤Fe+4HNO3(稀)==Fe(NO3)3+2H2O+NO↑⑥BaCl2+H2SO4==BaSO4↓+2HCl回顾、聆听思考、并回答通过回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回忆复习,结合分类的观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⑦2H2O2===2H2O+O2↑⑧Fe2O3+3CO===2Fe+3CO2↑提问2、在以上①②反应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指出含有这些元素的具体物质。过渡我们知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的物质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有的物质得到电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设疑在铜与氧气反应的过程中,氧气起什么作用?引导归纳,得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板书1、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提问在练习1的反应中,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完成对相关概念的构建和理解过渡除了氧化剂、还原剂,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干燥剂、催化剂?干燥剂:“剂”表示一种物质,“干燥”为这种物质所具有的性质,该物质具有“干燥”作用,它可以“干燥”别的物质。催化剂:“剂”表示一种物质,“催化”为这种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它可以“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提问由此及彼,我们从字面可以推导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具有什么性质呢?板书2、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设疑请同学们分析练习1中元素的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板书3、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关系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思考与讨论归纳出这三种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均为H+通过酸、碱、盐定义的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设疑]如何判断物质具有氧化性[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实验]分析KMnO4(酸性)的氧化性和KI溶液的还原性。[教师概括]若判断某物质具有氧化性,我们首先选定一种还原剂(KI溶液、Na2S溶液),看是否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与还原剂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那么该物质具有氧化性。[学生分组实验]以实验证明Na2SO3氧化性与还原性。提问哪些常见的物质能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承担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角色?布置任务:阅读课本P37最后一段。板书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投影常见的氧化剂:O2、Cl2、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常见的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H2、C、CO等[归纳]元素(判断依据)反应过程反应物反应物性质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剂→还原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