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电脑游戏”在当代小学生群体中是一个普遍了解的概念词汇,”网络游戏”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乐趣之一。那么,将”游戏”引入到小学信息教学的课堂中来将教育与游戏进行适度结合的方式进入教师的视野,而且效果良好。一、游戏化的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一)通过课题研究和观察,我们发现游戏化教学存在很多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和维持学习兴趣;2.潜移默化中学习、巩固知识;3.有助于增强多种能力和素质,促进社会性的发展。(二)游戏化教学的局限性1.游戏化的沉浸和成瘾难把握;2.课堂掌控难度大。为了解教学游戏化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施,我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此次调查对象为某区一所小学的三至五年级的所有学生、家长,采取随机问卷的方式,每人发放一份相应的问卷。本调查样本数为200人,发放学生问卷。在问及“你经常玩电脑游戏吗”,“最喜欢的游戏类型”,“家人对你玩电脑游戏的态度是”这三个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生对电脑游戏非常熟悉且喜爱,绝大多数接触过电脑游戏,而且花在电脑游戏上的时间比较长,家长对孩子玩电脑游戏的态度大多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适当玩,这一点与预期的大部分家长选禁玩有些偏差,分析其原因,目前电脑高速普及家庭中电脑占有率迅速增加,家长对待电脑游戏的态度也更为理性。加之调查中的学生其家长大部分出生在八十年代,自身对电脑游戏也具有一定兴趣。二、学生方面: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和上述游戏化教学优缺点及当前形势,接下来我们从学习主体、教学主体、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参加调查问卷的是3至5年级的学生,共200人参加调查问卷,在调查统计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但是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表示不满。导致出现“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堂”的尴尬局面。调查中提到的游戏化教学,过半学生乐于尝试。根据问卷中所提示的游戏化教学方式,89%的学生认为“能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和“很新鲜、很好无”,认为游戏化教学对学习有帮助的占多数。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调查中当问及学生“你喜欢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吗”,21%的学生认为感到枯燥,很厌倦,36%的学生对当前教学方式不满意,而仅仅19%的学生喜欢,很适应。新课改实施至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每位教师才能耳熟能详,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意,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基本上呈现出两类教学形式,一类是陈述性知识,教师贯用PPT演示加上教师讲解或者视频;另一类操作性的程序性知识则都采用讲练结合的演示性教学,或者任务驱动模式。课本上的内容加上生硬的原理和枯燥的练习,使学生大失所望,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大打折扣。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我想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多地应该地关注课堂学生的学习动态,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让“游戏化教学”成为一种快乐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游戏化,并在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熟悉计算机操作,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游戏过程中获取的软件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得到多元智能的共同发展,同时通过游戏中的组织,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通过游戏竞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有序竞争能力。通过游戏过关的设计,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