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公开课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教师:董立娜课题: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关汉卿卓越的戏剧成就教学难点: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故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西汉司马迁《史记》宋词由p77页框架导入史学:(1)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著作,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2)介绍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名称由来(3)把《史记》和《资治通鉴》进行比较宋词:(1)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每首词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词可以配乐演唱的。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辛弃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讲解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然后完成表格学生根据语文学过的知识,回答什么采用直观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比较的方法,更直观,同时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什么是词做到“文史”不分家板书设计:史学:司马迁的《史记》编年体从战国到五代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绘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杂剧绘画书法疾、李清照等(2)介绍苏轼及其《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及其《声声慢》《醉花阴》;辛弃疾及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杂剧:(1)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2)元杂剧把音乐、舞蹈、动作、念白熔于一炉(3)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4)介绍关汉卿及其《窦娥冤》的故事梗概(5)《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以他“一空依傍”之笔,创作了“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绘画与书法(1)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元画家赵孟頫,他的画属于“神品”(3)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4)总结东晋至宋元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是词学生查阅人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朗诵相关诗歌学生搜集资料,讲述故事学生回答问题,做到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语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资料,在强调知识点的同时,积累一些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隋唐时期的书法与绘画与前几个时间段进行总结,做到了知识的巩固与积累教学反思:本课知识点比较少,是一些文学常识,因此在讲授本课时,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做到了知识点的巩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掌握的课外知识量很少,在这方面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