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恕”教育文化征文题目:我看“仁恕”教育单位:太和县税镇镇渔池小学作者姓名:张玉良时间:2015-3-23我看“仁恕”教育太和县税镇镇渔池小学张玉良一、关于“仁恕”的理解翻看字典,看看“仁恕”是何意?“仁”乃是仁爱之意,是要求人有一颗炽热的爱心;“恕”为宽恕,能够将心比心,时时、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是要求人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容世间可容之事。“仁恕”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实施“仁恕”教育,实施者是教师,对象是学生。“仁恕”教育的核心是爱心,爱心是做教育的基石,无数的教育专家、学者都把有爱心作为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有爱心才配当教师。“仁恕”教育要求教师要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爱天下。“仁恕”教育要求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期待、公平等。二、实施“仁恕”教育面临的问题实施“仁恕”教育者要有一颗炽热的爱心,要有无比宽广的胸襟。“仁恕”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思想,不是靠要求就能做到的。1、我们先看看一项调查: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而2.49%的老师已经构成了“心理疾病”。73%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7个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2、再看看目前我们部分教师的工作情况:为了博取功名,有多少教师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量的布置作业,进行机械化的重复训练?有多少教师在上课时仍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甚至侮辱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多少教师为谋私利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又有多少教师把工作当形式搞,应付了事…3、当前,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现在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教育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教师是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官僚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之风正在腐蚀、改变着一部分教师。习总说过:“苍蝇老虎一把抓”。可是,老虎大,有时不但打不了,反被其所伤;苍蝇之多,虽拍死几只,其余早已四散遁逃,弄得满身蝇屎不说,风过之后,又是黑压压一片!从薄熙来、徐才厚到刘家坤,难道是个案吗?况“冰冻三尺”,是“一日之寒”吗?只有消除了粪坑,美化了环境,苍蝇自然少;没了山头,一望无垠,一览无余,老虎则无处遁形。目前,中央正在标本兼治,这需要一个过程。由以上问题可窥豹一斑,实施“仁恕”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三、实施“仁恕”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没有肥沃的土壤,在沙漠中是很难长成参天大树的。而在沃野千里中,参天大树不可胜数!有了良好的环境,有了公平与合理的制度,并且这些制度能不折不扣的执行,教师们才能够安心努力的踏实工作;有了良好的环境,教师才会有一颗平常心、一颗爱心,工作才不会浮躁。教师是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是普通的、平凡的人,不要把教师看得多么高尚,多么爱奉献;因为离开现实的要求无疑是空中楼阁,不能实现。正如一位教师所言:我们都这样说、这样宣传,我们都知道应该这样做,都想这样做,却没有人这样做!当下,有多少人在真正的“学雷锋”?四、实施“仁恕”教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当我双手捧着小学课本,大声地教孩子们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时;当我俯下身来,轻轻抚摸着学困生的头,微笑着和他们交流时;当我默念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醉心于教研教改时;我想:我正在接近“仁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