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精神襄阳市东津新区东津镇二中张淑芳摘要:利用导课导出一个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获取新知;有效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健词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面对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我在课堂教学方面归纳出了:“导课导出一个探究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做法。一、利用导课导出一个探究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的导入,通常通过谈话、设问、游戏或演示实验等多种手段设置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注意,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一般在设疑时采取“以趣入境、以疑入境、以奇入境、以情入境”,顺水推舟,导入课题。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我首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上承接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迷你版“东方明珠”的像,当绚丽多彩的东方明珠出现在白纸上时,学生振奋了,求知欲由然而生,此时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那么凸透镜成像应遵循哪些规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顺理成章地为本节课提出了探究问题。这种借助趣味性、启发性、形象性的材料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可促进学生情绪高涨的进入新知学习准备状态,并唤起潜在的有意注意。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获取新知。探究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或自己搜集)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学生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研究探索。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问题。并且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同时教师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时或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或以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或以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课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定出小组长,教师在课前在每一小组的桌面上都摆放好足够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选择。课堂上,要求每一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首先要根据本次实验,挑选器材,设计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设计实验的大致步骤,这些工作都由各小组自行完成,然后各小组相互交流,同时教师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指正。在进行实验时强调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实验操作,可以是连接电路,也可以是读取数据,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共同完成,在优生的带动下,可以促进学困生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力求每一个小组都能顺利完成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所测电阻不同的原因是由于温度不同造成的,整个过程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参与从不代替学生去操作。每年从八年级物理课堂教学到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我坚持以这种方式教学,使物理教学成绩近两年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有效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无论是在导课导出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营造轻松、民主的创新氛围,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与自由度。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设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等等。通过适度的系列活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灵感被撩起,才气得以释放。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