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理的作用。2.在听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圈画分析和讨论交流中理解藏羚,羊跪拜的情感和老猎人的心理;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深刻含义。3.感受藏羚羊的母爱、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教学重点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感受伟大而深沉的母爱、慈善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动物母爱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激趣导读。我来描述,你来猜。(课件出示图片)它们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的可可西里。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们不仅体形优美、动作敏捷、性格刚强,而且耐高寒、抗缺氧,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它们从不向自然界任何灾难屈服,被人们誉为“高原精灵”。――藏羚羊。(板书)二、拓展,丰盈认识。1.朗读。课件出示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播放侃侃《可可西里》的歌曲)师朗读这一材料。2.谈感受。相信你听完后肯定有话要说!3.引题。这堂课我们要共读的是一则有关藏羚羊的感人故事——《藏羚羊跪拜》。三、揭题,释题质疑。1.写“跪拜”,释“跪拜”。(跪拜是一种礼节,即跪在地上磕头,非常隆重。)2.说“跪拜”:生活中你见过跪拜?他们为何跪拜?3.读“跪拜”。(注意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4.质疑。读一读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四、初览,整体感知。1.教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注意读的要求:第一遍读:放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并用上读书符号。第二遍读:边读边思,找一找,划一划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读懂了刚才同学的质疑。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第二课时一、交流,找寻支点。1.组织全班交流读文后的感受。2.根据“答案串连法”概括主要内容。3.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把刚才的质疑读懂,课文也就基本了解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中描述藏羚羊跪拜的句子。二、牵引,感悟内涵。㈠研读藏羚羊――感受“跪拜”。1.呈现句子。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2.练读句子(生放声读两遍。)3.细究“动词”。读着,读着,藏羚羊的哪些动作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用声音表现出来。4.理解“奇怪”。当老猎人举枪瞄了起来,老猎人认为这只藏羚羊应该怎么做?(生叙述)可是这只藏羚羊却是(读)。5.想象。藏羚羊想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向老猎人述说着什么?(生交流)。6.引读。它用眼神来央求,读它用跪拜来哀求,读它用长泪来乞求,读7.迁移。是什么让这顽强的生灵向老猎人屈服、跪拜呢?它是在求猎人放自己一条生路呢?(不是的它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3次重复问学生)㈡研读老猎人――涵泳“跪拜”。1.引读。这一切,老猎人起先明白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中那句写出老猎人的不安。2.呈现句子。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3.想象。他难以入眠,他在想;他久久难以入眠,他依然在想;他双手一直颤抖着,他仍然在想。4.回读。上灯了,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在老猎人的眼前浮现,回读。夜深了,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在老猎人的脑中呈现,回读。5.牵引。藏羚羊这深深一跪,让老猎人感到奇怪,后来他明白了吗?6.呈现句子。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7.说话。老猎人埋掉了,但埋不掉的是。8.写话。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该对课题“藏羚羊跪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藏羚羊的这一跪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这深深的一跪,跪出了,跪出了,跪出了。(播放《懂你》的曲子)9.交流。(师逐一板书)㈢研读作者――领会“跪拜”。1.牵引。藏羚羊这深深一跪,已刻在老猎人的心里,从此,老猎人放弃狩猎,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同时,这一跪也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里。文中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2.呈现句子。可是,我每次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