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开课的是是非非VIP免费

公开课的是是非非_第1页
1/2
公开课的是是非非_第2页
2/2
公开课的是是非非这几天,数学组的教研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说是教研活动,其实就是每个老师上堂公开课,上了就完了。对公开课,我们很多人都能说出他的几点弊病,而且网络上到处可见数落它病的文章,甚至有的把它批得体无完肤,文钱不值,但是不上不行呀,我们学校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里教学教研一块,要求每学期必须开展教研活动,语数外三个组,一学年中每个教师必须上一堂公开课,其他组每学期没人上一堂。对于上课听课的教师都赋予了一定的分值,大致是上课的多点,听课的少点,以前学校里也这样要求过,不过最后被迫流产,最初的时候听课的教师也还整齐,到了最后,听课的越来越少,而且对于没来的也没有惩罚措施,说到底就是经济处罚,所以教师也不痛不痒,况且有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想法,形式枯燥,讲课的都是身边的熟悉的人,觉得没有多大的可取性,都和自己差不多,似乎没有学习的价值,除非是名师的课堂还有点可以学习的地方,在学校有一种提法,那就是叫常规教研,何为常规教研,就是在一个学期,几个教师在学科负责人的组织下,互听几堂公开课。教师听后,如果负责的学校还组织学校的教师评一下课,不负责的学校则把公开课作为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而已,把公开课作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一个方面,甚至于有的学校把一学期上一堂公开课作为一个加分评定的形式。但我认为目前我区的部分学校把公开课作为一种形式,教师是被动地听课,组织者也是一种走过场,大家把这种教研的性质习惯后,则是视这样的教研作为常规。教研评课不以帮助同事进步,帮助自己进步,听了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已不自觉地用于自己人的教学之中。更有甚者,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没有上过分开课,也就是说,这样的教研根本上是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又怎么能适应创新教学的形势发展呢?常规教学研究流于形式,也表现在对外面世界的新方法无动于衷,当前的教育,也并不是没有新的东西,比如网络就能帮助我们教师,多媒体教学法也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应用,很多教学教研新观念都在互联网有体现,而我区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根本不用互联网,视多媒体教学如无物。而时代给予我们教师的东西是太丰厚了。我们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有充分的理由去感受网络技术给我们教学所带来的方便,“资源共享”嘛。多媒体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我区的乡、镇中学没有用途。甚至有些学校领导武断地视互联网的东西为教师备课捡便宜的一种手段,反对下载备课,这也太“左”了。坐在边远山区的教师,能和先进的地区教育接轨,这不是多少年来的教师梦想的事吗,在互联网上就右查到发达地区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我们山区的教育也真是沾了远程教育的光了。喊了多年的资源共用,真是让这话成了摆设。学校教研是如何让教学“研”出新成果,如何让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创新,如何在本校内的教师互动,师生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比学赶帮,如何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将新的教学方法用于教学实践,在新课改中都有一个新的角色,我们不是在提倡教师都是研究人员吗?各个学校都有应该在语文的学科教研中有一个主研的样板,在阅读或是作文等方面的整个学校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要在学生学习上有提高,教研要围着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校教研的进步而工作今天李镇西老师也发了一篇文章,是《不上公开课》我们一起来抵制“公开课”,怎样?这里说的“抵制”,不是说我们要去“做”什么,而是我们可以“不做”什么――这里的“什么”,就是指到处借班上课。当然,平时在学校着眼于教研的真实的公开课,我不反对。我反对的是那种“假课”!十年前,我们讨论过表演式公开课的弊端,可是你我一样到处“献课”。相信你和我一样,有着许多无奈。但是,凭着一堂上得极为熟练课走遍天下,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我越来越觉得不好意思了。而且,这种做法,也不符合语文教学常态。于漪就是不上公开课的。所以,现在别人请我讲学,我说作报告可以,但课坚决不上,我不想演戏。诚然,现在的公开课,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表现在“假”上。为追求完美,任课教师事前精力打磨,多次实战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开课的是是非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