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5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2VIP免费

15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2_第1页
1/2
15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2_第2页
2/2
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刍议(理论篇二)作者:何广余“活的教育”是一种实践策略和方法“活的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主张,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实践策略和方法。所谓“实践策略”就是实践的行动方针和方式方法。伟人毛泽东早就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五十周年,出了一套很有影响的丛书,其中“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目前教育之所以经常凭偶然性确定方向,受到盲目的指导。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坚持这个从政策到策略,再从策略到计划的逻辑过程,以保证从上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所作出的决定之间的连续性的关联性。”可见,确定策略是何等的重要!陶行知先生主张“活的教育”,要求把“没有指望”的死的教育“索性把它埋下去”;希望把不死不活的教育,使之“渐渐趋于活”,无疑是不言而喻地满足了教育政策的要求,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活的教育是一种实践策略和方法。这里的方法,不是活的教育怎么教的一般教学法,而是一种教育方略,即全盘的计划和策略;也正如陶先生在《教育与科学的方法》一文中所说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有步骤的,有线索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必须分五个步骤:“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第二步“要晓得困难”在哪儿;第三步要“想出种种方法来解决”;第四步要选择最好的法子去解决困难;第五步要在“实验一番”后进行归因分析。陶先生特别强调这是“科学步骤与观念”的结合,我们要把“这步骤、观念,应用到教育上去”。“活的教育”带来活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必然是“活的”——“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通不通》)。“活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的价值取向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一直怀有教育理想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不畏艰险,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开辟新路,创造了中国教育的许多第一。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为了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他毅然不去当大学校长,不去享受高官厚禄,辞去教授职务,布衣下乡,创办了名闻中外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这期间他还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了使教学做紧密结合,在创办晓庄师范两年后,于1929年6月,创办了新安小学,免费招收当地贫苦农民、渔民、城镇贫民的子女入学。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为把学校办好,办出特色,陶行知亲自兼任校长。为了推行普及教育,他又在上海创办了“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山海工学团。此后,他又创办了“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团”“棉农工学团”“报童工学团”“儿童工学团”等。抗战期间,陶先生再次拒绝了高官厚禄的引诱,把目光关注到苦难儿童的身上,创办了又一所名扬海内外的育才学校。该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流离失所的流浪儿中有特殊才能的儿童。采用因材施教和分组教学的方法,推行“少年研究生”制度,培养人才幼苗。抗战胜利后,为倡导民主教育,他又创办了新型的“社会大学”,培养民主、革命的青年。对于办学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那些喜爱用繁重的作业压学生,用沉重的枷锁束缚学生”的教师,他提出实行儿童的“六大解放”,坚决“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主张;对于那些以“考”作为教师的法宝,把学生当成应试的机器人的现象,陶先生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杀人的会考”和“畸型的考试”,“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陶行知先生的职业理想,也是他的终身追求,他从投身教育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把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始终作为一项事业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活的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自然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一句流传甚广,许多教师耳熟能详的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这里的“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是分别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来讲的,其核心就在于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5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