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宽容、体谅每一位学生VIP免费

宽容、体谅每一位学生_第1页
1/1
宽容、体谅每一位学生师德是立师之本,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不仅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要求,而且还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道德风貌、言论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将影响着学生,甚至改变学生一生。因此,教师要关心、体谅每一位学生。在这方面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介绍过这样一则案例:当年陶先生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学生惊疑地接过糖。接着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疑惑万分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激动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了,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由此,那位同学以后的表现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同样读台湾国中的两个女孩,第一个女孩在文学方面有过人的天分。在上学时就开始文学创作,但数学成绩很差。由于她性格倔强不服输,通过努力终于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及格了。但却遭到了老师的讥讽:“你居然及格了,考试时你肯定作弊了!”,听了老师的侮辱性评价,这个女孩愤怒了,她针锋相对地指责了老师的无理评价,结果数学老师毫无歉意地说:“如果你不承认作弊,那我再拿一套试卷考考你,看你能不能及格。”女孩不甘示弱,“考就考,我就不相信考不及格。”结果她傻了眼,老师给的试卷全部是她还没学的知识,因此她考了0分。老师又拿起毛笔在她的眼睛上画了一个大大的“0”。在全班示众。这个经历,让她内心埋下怨恨、漂泊、敌视的种子,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而另一个女孩同样文学天分突出,但数学同样很差。可她比较幸运,遇到了一位尊重学生,善解人意的数学老师。为了能让其会考顺利过关,考前老师把试卷题目提前告知学生,特别强调该生背下题目。结果她顺利通过毕业会考。这件难忘的经历,让她从此与人为善,对生活充满热情,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女诗人。这两个人一个是台湾作家三毛,另一个是著名诗人席慕容,由此可见我们处理工作的细节要讲求方法,要尊重体谅学生。生活中,我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记得前段时间,在一次课外活动的时候,我在办公室改语文作业,我们三(2)班的一位男生气冲冲地来到我跟前,很郑重地对我说:“李老师,上篇作文是我自己写的……”他的话让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当看到他手里拿着的作文本,我突然明白过来。上次的作文训练要求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他的这篇作文语言流畅精炼,且立意深刻。由于我是这学期刚接手这个班,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了解,从主观判断学生应该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在评语中我先点评了文章遣词造句、行文立意上的优点,最后加了这样一句话“不知此篇是否真实?”看到他涨红的脸,我觉得自己误解了学生,伤了他的自尊心,应该慎重妥善地处理此事。我找来凳子让他坐下,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把他的作文拿过来又认真地读一遍。然后和他聊了聊这篇文章,从他的表达中我发现他很健谈,从文章的整体到细节他讲的都很到位,无疑本篇是真实的。最后我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很有文学天赋,老师非常抱歉,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随便怀疑你,伤了你的自尊心,在此真诚地向你道歉。”然后又添改了评语,加上了“绝对真实……”看了评语以后他脸上露出了微笑,并向我鞠了一躬说:“谢谢老师。”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难。经常从网络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教师教育的反面事例,有的还酿成了悲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每一位孩子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作为一名老师,我想:我们应该宽容、体谅每一位学生。可别让下一个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从我们手中消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宽容、体谅每一位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