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单位:兴庆区第十八小学教师:吴玉琴《生命生命》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文章选用三个事例,表达了三种感触:1、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下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2、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小苗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3、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在这三个事例中,每个事例都是先叙事,然后抒发作者从中引发的感触,即都采用了由事到理的写法。对于整篇文章来说,先叙述了三个事例,最后用一段文字从总体上抒写对生命的思考,全文的结构也是由事到理,写作特点非常明显。这篇课文有许多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地方:它可以用来锻炼第二学段的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多种理解词句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叙事+感悟”的议论性散文的写法;同时,它与其他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一起肩负着实现“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渐渐地开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生命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这一层面。因此,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是渴望了解的,进行生命的思考也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具体到对《生命生命》一文的阅读来看,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文中三个生命个体所展现的生命精神内涵,学生在体会时会因对作者的不了解,对生命话题的认识较粗浅而产生学习困难。结合教材及学生特点,我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创新性地引入“翻转课堂”,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为抓手,结合学法指导进行理解感悟,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抓住重点词语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即:家庭观课、课堂交流、及当堂训练。课前,由教师以课文第一个故事“飞蛾求生”的学习为例录制微课,引导学生在家观课时,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掌握“抓住重点词语、标点符号,通过想象和联想、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的学习方法,并布置学生尝试着运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第二、第三个小故事——“砖缝瓜苗”和“倾听心跳”。同时,通过“学习任务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测。学生通过观课,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掌握。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形式,进行品读感悟。之后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书写感言、拓展阅读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知识理解,同时进行思想熏陶与感染。教学采取的主要策略还有:情境教学法课前播放一段配乐图片,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本课。体验学习法通过让学生大家右手抚胸,双眼合闭,聆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生命的存在。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课前,教师录制微课、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单、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关于杏林子的资料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之后,布置学生在家中观课(无法在家中实现观课的同学,由老师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在学校内进行观课),并按照微课视频中老师的方法引领,开展同步学习。最后,运用学法,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单,实现学法的迁移。课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智慧共享。学生充分利用电子交互式白板,进行圈点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