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茉莉花科目:初中音乐教学对象:七年级课时:二课时提供者:赵金芳单位:剑川县金华二中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茉莉花”为主题,选取数首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使学生通过学习,接触和感受我国优秀音乐文化遗产,了解民歌的传承、发展具有变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产生欣赏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研究的愿望,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演唱《茉莉花》。听赏萨克斯独奏《茉莉花》和钢琴独奏《茉莉花》。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补充家庭才艺节目录像无伴奏合唱与器乐合奏《茉莉飘香》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歌曲《茉莉花》的演唱,培养学生音乐感觉,增强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且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2、通过两首乐曲萨克斯独奏《茉莉花》和钢琴独奏《茉莉花》的欣赏,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加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歌曲的自主演唱,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感受与体验,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刚踏入中学校园不久的同学们,对音乐课充满期待,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里,首先,注意教学切入点导入,其二,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用简练精悍的语言承上启下,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起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对比欣赏感受,关注学生对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通过对歌曲的学唱,采用自主参与演唱及跟唱法和模唱等方式来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自主学习歌唱的能力。2、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教学难点:对民族音乐作品作出恰当评价。通过听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评价音乐的能力。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学唱歌曲《茉莉花》1.学生听《茉莉花》乐曲进教室。2.引导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3、通过听《茉莉花》乐曲,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教师范唱)4、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自主演唱歌曲《茉莉花》。充分让学生在歌唱中体验与感受。5、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6、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7、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学生听歌并回答老师问题。情境创设揭题通过听赏音乐《茉莉花》进教室,让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以及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为这节课的学跟唱法、模唱法。民歌特点。茉莉花功效。茉莉花历史意义.(二)比较欣赏两首乐曲《茉莉花》1、欣赏萨克斯独奏《茉莉花》(1)感受萨克斯的魅力:音色甜美,音域宽广;(2)感受乐曲的魅力:洋溢着温暖、亲切的气息;(3)乐曲曲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独奏《茉莉花》,他是美国当代萨克斯管演奏家。曲调接近于《鲜花调》,《茉莉花》原名叫《鲜花调》,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2、欣赏钢琴独奏《茉莉花》(1)感受与体验不同风格的《茉莉花》;(2)这首钢琴曲也是江苏《茉莉花》改编的,钢琴弹奏模拟了民歌中常见的对歌形式,此起彼伏,好像一对姐妹在用音乐语言促膝谈心,娓娓动听。对比欣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