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礼物》说课张志艳【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顺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分析】<<节日礼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节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借助二维空间的画面来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获得进一步发展。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3、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想象、推理等能力;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结合教学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教学重点】通过由低到高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范围的不同。【教学难点】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的大小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是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的突破口。【教学流程】(一)猜图导入、激发兴趣(二)体验探究、学习新知1、由低到高观察物体。2、自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实现对以前所学知识提升,同时也能借助这个环节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便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调整教学。3、由远到近观察物体。(三)拓展延伸,学科整合。通过温习学生学习过的一首古诗《题林西壁》,启迪学生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摆脱主观成见,才能全面的认识事物。提过这个环节不但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达到得了自然整合,也增添了数学课的人文气息。(四)生活延伸,巩固新知。1、猜猜老师的桌子上有什么?2、观察老师拍摄的一组图片,说说老师是在哪个位置拍到的?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猜测、推理、想象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五)交流收获、自我评价从情感与知识两方面总结,引导学生从知识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说说收获,同时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