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堂美术欣赏课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那么,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更好的来实施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呢?首先,欣赏课应实现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欣赏课重要的不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是学生的感受和看法。我们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也应是学生,应先从学生角度思考:我这节课应给学生带来什么?学生原有基础怎样,认知水平如何?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有哪些?哪些内容可能难以学习到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怎样的疑问?……只有进行了这些最基本的思考,认准了学生这个主角,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次,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感觉到:我们的学生对这其中的一些内容的缺乏了解,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要进行“对话式”欣赏教学,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欣赏教学应该是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像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教学中用教师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最后,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使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深入领悟作品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