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交通局服务新农村汇报材料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各位领导、同志们:交通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密切相关,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抢抓机遇,把握政策,合理规划,加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县拥有公路3000公里,其中:省道102公里,县道425公里,乡道343公里,村道2128公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乡镇驻地及较大集镇为结点,乡村公路为环绕,辐射到每个行政村、自然村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乡村公路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深知这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我县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局结合自身实际,经过局党政班子认真研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好公路建设,发挥交通先行作用。1、抓好统筹规划,实现道路通行量的和谐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富不富,先看路”,加快交通发展是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具体实事之一。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富民强县”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确定了本世纪前10年全县公路建设目标。按照发展规划到20XX年,全县将建立起水、陆并举,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型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XX县区道公路等级,建立和完善县城连接全县27个乡镇和集镇的“七横七纵一循环”(七横:青李路、刘张路、张义路、宿涡路、涡青路、十临路、西高路;七纵:濉石路、青蒙路、丹史路、涡新路、涡五路、耿王路、标张路;一循环:以县城为中心,以义门、高炉两座大桥为控制点,沿途经高炉、林场、曹第1页共3页市、青町、马店集、大曹、牌坊、周桥、义门、花沟、标里、临湖、店集、楚店、双庙、西阳等十五个乡镇,构成一个经济大循环)。争取到20XX年末,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由基本缓解向总体适应跨越,计划每年投资4000万元用于公路建设,新建三级路218公里以上,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695公里,使全县每个地方,在30分钟之内能够到XX县区城。2、抓好今年重点工作建设,实现通行总量的不断提升。在国债项目方面:一是确保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涡新路21公里的全部接转任务;二是到9月底前完成牌胡路10公里的建设任务;三是争取年底前完成曹淝路60公里建设任务。在通达工程方面:一是争取年底前完成西高路46公里的接转任务;二是十临路25公里的建设任务,视配套资金和备土到位情况,争取全部完成;三是完成耿王路义门至周桥10公里的建设任务;四是6月底前完成单西路11.7公里的接转工程;五是9月底前完成郑刘路9.5公里的建设任务;六是完成王齐路18公里的建设任务。在“村村通方面”:省厅第一次gps定位普查我县的通村道路636.8公里,第二次定位普查是1491.8公里。2006年上报计划348.3公里(均为第一批gps定位,设计施工图已完成),在条件成熟的乡村多实施第一批gps定位范围内的“村村通”工程,今年争取完成300公里。目前地方筹集建设资金到位402.6万元,可建设里程近120公里,今年建设总里程可达500公里。其他工程:义门大桥维修改造工程、青李路涡包河中桥工程现已开始施工建设,武家河桥、新泗沟桥等四座国债通达工程大、中桥建设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二、抓好客运站建设,改善农村运输条件。按照“路通、车通、人心通”的目标,为进一步方便广大农民进城办事,规范客运场站建设,我局研究制定了到20XX年,全县所有乡镇均要建成五级以上客运站,7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招呼站或侯车亭。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在未来的五年内将按照“切合实际、先易后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中、远近结合、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期实施三、抓好渡口码头建设,建立健全水陆并举的运输体系。当前我县的渡口码头也已纳入省交通厅gps定位建设的范第2页共3页围之内,现我局正配合省厅、市局技术力量进行渡口码头定位普查。同时,为适应今后煤矿开发带来的巨大运输压力,充分发挥水运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