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文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③》目录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背后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非常亲近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内涵。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味文化、解读文化……一、文化“万花筒”我们亲身参与了哪些文化生活?我们平常看到哪些文化活动?我们兰州有哪些特色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课室文化兰州文化兰州文化文化是普遍存在1)从时间看:文化无时不在2)从区域看:文化无处不在3)从特点看:文化各具特色一、文化“万花筒”二、文化是什么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比“文化”更令人难以捉摸了。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表述它的意义,却正像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简直无所不在。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化的说法有三百种之多。教室墙上贴的班级文明公约,它与我们说的文化有密切关系,我觉得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文化呢!文化就是知识,人们常说这个人有文化就是指的他很有知识。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读过书,那他就一定是个没文化的人。文化并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电影中的画面和故事、各种摄影作品、建筑、文艺节目等虽然不是书本知识,但也应该属于文化的内容。各抒己见各抒己见:你同意他们三个人当中谁的观点?为什么?请说说你对文化的理解。二、文化是什么归纳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语言学。【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小辞典狼孩狼孩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物,且咧嘴示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归纳2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归纳33:文化也是人的一种素养,流露于举手投足之间,要通过实践培养。背景:冬日的早晨,寒风凛冽时间:上午第一节课刚刚开始活动:四位学生表演迟到者不同的进门方式,其他学生观察,点评。【课堂表演活动】“推门进教室”文化与文明区别:•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注意: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和消极成果。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和合理成分。美国兰德公司评价中国的公民素质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