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运江中心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党〔2010〕3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4〕1号)文件要求,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带动相关学科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特制订本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培训,拓宽参训教师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念。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培训,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软硬件的使用习惯。强化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的意识,提升融入能力。3.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方法。4.通过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培训,帮助教师形成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校本教研的研修意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5.通过信息化环境下的开放式培训,帮助教师学会获取、利用和提供优质教育学资源,以此增强专业发展的底蕴。6.按上级要求,争取完成本期培训任务,运江中心校2014年参加培训共有56名教师,力争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30%以上。二、成立组织机构组长:李克廷(运江中心校校长)副组长:余鸣荣(运江中心校党支部书记)组员:韦元江黄茂国罗金兰张福秋谭海亮罗世凤覃巧凤韦广国韦江群黄小英韦英连胡忠福余梁斌邝江流雷立忠黄善香培训小组管理分工设置:(一)学校管理员(李克廷)校长是培训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的培训管理工作。管理员工作职责:1.结合本校情况,制定本校校本研修计划;2.组织召开启动会,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3.建立校本研修管理、实施方案;4.加强教研组活动的指导,及时总结校本研修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5.支持工作坊研修活动,提供必要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支持,保障学员研修活动的顺利进行。6.总结本校研修经验,做好项目总结。积极推荐本校校本研修生成性资源、优质课程以及优秀工作坊(教研组、备课组)、研修活动等。(二)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坊坊主(谭海亮);语文学科工作坊坊主(罗世凤);数学学科工作坊坊主(覃巧凤)学校工作坊是网络研修的核心组织,工作坊坊主职责:1.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项目研修计划。2.引导本校本学科学员加入工作坊,牵头主持工作坊,并与区域学科工作坊、项目组专家活动坊协作交流。3.参与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并根据本校教学实际,设计、主持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及在岗实践,保证工作坊活跃度及研修质量,引导学以致用。4.做好分阶段成果提炼与推优工作。5.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答疑活动,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并对学员问题及时给予解答。6.考核评定本工作坊组员的研修成绩,评选优秀组员并提交名单,撰写研修总结。学科工作坊坊主由罗世凤和覃巧凤教师担任。“学科工作坊”要组织网络研修活动,并对研修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管,组织学员共建共享研修资源:指导坊内成员有效参训;定期组织交流活动,点评学员的作业,总结典型经验并发布学科简报。三、培训对象象州县运江中心校教师共56名。四、培训安排(一)培训时:2014年12月22日-2015年3月31日(二)进度安排1.准备阶段培训者培训:为保障培训的顺利实施,对学校管理员、学科坊主进行集中面授,为项目的全面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整个培训项目的重点,为了全面开展教师的培训,由谭海亮教师对进行56名参培人员进行一次系统的集中培训,对如何登录平台、如何听课、留言、参与活动、提交作业等等方面进行一一讲解。教师在登录平台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谭海亮教师做后续指导。要求所有学员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研修网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内容。3.培训安排及工作要求:前期准备阶段制定实施方案学员预热学员使用自己的学习账号登录培训学习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在网上建立个人空间,熟悉操作流程并进行学习预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