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感受乐曲中描绘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2.引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想象力。教学重点: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的唱法。教学难点: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并边唱边演。教学难点了解休止符号和反复跳跃记号。养成教育训练点:锻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播放:大提琴《天鹅》音乐,学生进教室。1、提问:这首音乐将你带到怎样的意境之中了。2、生略3、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游来了几只可爱的动物,猜猜他们是谁?(二)讲故事.提问:我国古时候有一位诗人,特别喜欢鹅,还为鹅写了一首诗呢,有谁知道这首诗?给大家背背。通过图片配合,讲诉唐代诗人骆宾王在7岁时创作《咏鹅》的故事。引出本首歌曲的歌词。(三)1.朗诵背诵诗歌《咏鹅》。2.简单讲诉诗歌里面的含义内容。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和脚掌波动着清清的水波。(四)歌曲学习1.聆听歌曲,体问感受,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2.让学生聆听歌曲是怎样反复的,自己发现了解休止符和乐曲中的反复跳跃记号特点。3.学唱歌曲4、读歌词,按节奏高位置朗读。教师简单地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5.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6.跟唱,用母音“噜”。引导学生连贯进行,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地方区分开来。7.填词唱,完整跟唱8.师生接唱。9、鼓励学生唱边动作表演唱。10、老师表演律动《咏鹅》11、学生与老师的动作结合表演唱。五)边唱边演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边唱边演《咏鹅》。(六)拓展欣赏其他音乐家创作的同名歌曲《咏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教师:杨惠君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