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须要用到教学设计来协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凹凸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保藏。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1第1页共38页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试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和初次体验好玩算式规律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乘法结合律这一内容与以往教材支配不同的是把相识乘法结合律放在学生自主探究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觉乘法计算中的特别现象。这样支配不仅是让学生能发觉乘法运算定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经验探究过程,通过对乘法结合律探究基本步骤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第2页共38页学习方式上:四年级的学生,经验四年的课改试验,已具有肯定的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同学之间能够较好地合作沟通与倾听。能比较主动地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的学问阅历来学习新知。学问技能上: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25×4=100、125×8=1000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学问与技能:通过探究活动,发觉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第3页共38页算。过程与方法:经验数学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培育自主探究问题的实力。探究、发觉、理解、应用乘法结合律。创设情境,组织探究,引导自主学习。第4页共38页一、创设情境,发觉问题师:同学们喜爱搭积木吗?生:喜爱师:我们的调皮也很喜爱搭积木,而且聪慧的他还从其中发觉了一些数学的奇妙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师: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与发觉。二、探究乘法交换律播放课件1,出示情境图。(用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长方体的一第5页共38页面)师: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我是横着数一行有5个小正方体,一共有4行,5×4=20个。生:竖着数一排有4个小正方体,一共有5排,4×5=20个。师(板书5×4=4×5)可以这样写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积相等,(求的就是一个整体)师:仔细视察这个等式,你能发觉什么奥妙吗?生思索,汇报(数字相同,交换了位置,积不变)师:你们的发觉调皮也找到了,不过喜爱思索的他还想到了一个第6页共38页问题,是不是全部的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都不变呢?生:……师:请你帮调皮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验证一下行吗?生举例验证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例子,也就是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假如用a、b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动身现的规律吗?生说师板书:a×b﹦b×a叫做乘法交换律第7页共38页师:a。b指的是什么?(设计意图:乘法的结合律探究中往往包含着交换律,因此先经验交换律的探究过程既把分散的情景整合为一个整体,又为乘法结合律的学习作了铺垫。)三、探究乘法结合律1、课件2出示情景图(书54页)师:请大家仔细视察,估一估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独立视察、思索后集体沟通。(说说估计的方法)师:谁估计的精确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第8页共38页(学生独立思索,计算,老师巡察)师:谁情愿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大家?生举手汇报,师追问:怎样想的?师引导从上面、正面视察上面:(3×5)×4师:这个算式可以写成(5×3)×4吗?生:可以,都是求同一个物体,生:可以,虽然3和5的位置交换了,但依据乘法的交换律它们的积不变。第9页共38页师:出示4×(5×3)可以这样写吗?生沟通,师引导可以把(5×3)看成一个数,这里也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正面:(4×5)×3师:你还可以怎样写?依据是什么?生:(5×4)×33×(5×4)(设计意图:通过对算式的变换,巩固乘法交换律)师:细心的调皮在这些算式中发觉了两组特殊的算式,(师擦掉其它算式,留下(3×5)×43×(5×4)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第10页共38页式你发觉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