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会议上的发言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深刻领会四中全会关于党建工作的新思想,进一步增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就**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紧紧围绕“六个重点”,强力推进“六项创新”,努力实现“六个突破”,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第一,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为重点,创新设置方式,着力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影响力的原则,指导基层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同时,按照“同步考虑、同步建设”的要求,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楼宇共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在各类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以发挥作用为重点积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改制企业党建工作。通过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新格局,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活跃基层,打牢基础。第二,以深化“富民和谐”党建为重点,创新活动载体,着力在提高党建活动实效性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深化以“富民和谐”为主题的“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结合深化“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继续探索完善以“支部+协会+党员示范户”为重点的富民模式、以“四级承诺一评议”活动为重点的和谐模式、以“双联双建”为重点的富民和谐模式,努力使党建活动特色更鲜明、亮点更突出。一是在农村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拓展“党员承诺制”,推广“为民服务代理制”、“党员中心户”制度,积极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第1页共3页的作用。二是在机关深入开展“走前头、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加强能力素质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是在城镇、街道社区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为目标,以完成“三有一化”任务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四是在企业以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为目标,广泛开展以争创“四强”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和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五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两新”组织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为目标,强化组织功能,深入开展“争先创优、共建和谐”活动,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六是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围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做好党建工作。七是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中继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和委员的学习培训工作,开展“永葆先进性,促进新发展”活动。第三,以增强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为重点,创新教育管理方式,着力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一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青年创业能手、大中专毕业生等各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建立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三是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继续推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记实卡”制度。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村民事务代理中心等工作平台,拓宽渠道,以凝聚党员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服务群众需求,确保取得实效。按要求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第2页共3页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