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2.气候类型的判读。【学习重难点】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法【知识储备】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3、【画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巩固练习】下面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位置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雨带移到长江流域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雨带到达华北、东北等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2.当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时,雨带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绘制的是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如果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A.南部沿海一带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4.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在华北地区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D.台风已蓄势待发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鄱阳湖一些地区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读图4回答5-6题。5.题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这一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D.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下图,完成7-8题。7.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8.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答案】19.C20.D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5)和成熟期(图6)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A.90天B.115天C.130天D.140天8.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