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学实施方案赤峰七中王志艳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因此,要臻于事业之佳境,一个人要有优秀的行为习惯。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其习惯的养成更是意义非凡,而制定切合实际、详实的教学计划是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针对教学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理念先行,方案引领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宰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要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育评价制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不妨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起来。当然,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在历史教学中,我将按以下方法逐步开展教学: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2、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听课认真,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3、课后巩固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二、扎实基础,提升技能以往人们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但是在这个信息时代,这种观点已经被推翻了。在这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师再尽力也不一定能超越所任教的每班数十位学生拥有知识的总和,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扎实基础,提升技能。老师既要像自来水随心所欲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更要拥有大海般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肩负“立人、树人、育人”重任的教师唯有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创新能力,方能推动学科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发展。三、精心备课,形成特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会认为很简单,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很困难,所以备课时我们要认真思考,问题的提法学生是否能理解,学生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学生不能回答的,如何以最简单、最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因此,备课时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研读教材,找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最佳方法。课前做足了功夫,课上自然会更顺畅、更高效。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教学课堂,从而不会出现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也不会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为了动手操作而操作,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学生收获了什么。只要每一节课都精心备课,一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是完全独特、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永远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特潜力、需要和独立人格的个体来了解和认可他们。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兼顾,特别是对学困生和中下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发言的机会,也有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也使优秀生的能力得到展示。五、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