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法语言教育的方法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幼儿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是掌握语汇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时期。根据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园语言教学常用的方法就是示范、讲解、练习和鼓励、纠正等。语言,是孩子与教师必备的沟通方式。教师们常常谈到某些孩子性格内向,试图通过很多种方式去引导、改善,甚至是挖掘,孩子就是不愿意表达、不能表达、不知道怎么表达。走进教师们的语言教学活动,不难发现班级很多问题。几乎每次活动开始都有引入时的提问,“猜猜今天是谁来做客?”“瞧瞧是谁和我们交朋友?”“今天我们把它请来了,我们和它打个招呼怎么样?”或者直接出示范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在一片惊呼声中进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活动流程。当然还出现过直接告诉孩子“今天我们学习......”“还记得我们上次学过什么呢?”等等。毋庸置疑教师们对每个教学活动的教学具都颇为用心,且不谈教学常规手册的教学笔记书写,每天牺牲休息时间画画、写写、做做都能让很多教师工作量很大了。但是教师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教具出示时间没有准确拿捏好,导致过早转移幼儿注意力,然后教师还停留在小结或者引导语言上,所以当教师提问时,孩子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完全脱节了。此时,教师准备收好教具又会顾及再次出示时的麻烦,但是教具一直在小黑板上孩子更是无法专心接受教师引导,此时教师也没有抓住引入时的情景灵活加入情景,就是或者不知道及时用语言去感染引导幼儿,索性教师用自己的声音分贝来控制孩子的注意力,造成孩子屈服、教师气馁的活动氛围,那么接下来要进行的流程可想而知是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服务了。语言的另外一个艺术作用还表现在教师设计要提出的问题。只要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本班幼儿的学情,那么设计的问题不仅能为自己的活动流程层层深入还能很好的挖掘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能在活动中隐形的锻炼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整个活动过程就表现得很紧凑完整。然而在课堂中也能常常听见这样的提问:“......对不对?”“......好不好?”有经验的教师不难发现,此时的孩子即使不知道也会随声附和回答“对,好”。那么孩子在这个环节中获得的是什么呢?仅仅只是和教师有了一个字的互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获得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不用带着孩子探究为什么直接就把结果告诉了孩子。那么我想请问:教师设计的问题是真正以幼儿为主体吗?教师所体现的就是为了这个活动而完成这个活动,活动的真正目标则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方法的分类中提到:教师用语言、动作、情感的表达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幼儿行为的一种方法就是言语指导法,也是口述法。它是用语言进行指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幼儿直接获得知识,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最为经常和普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不仅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便于幼儿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语言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系统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因此,口述法只要是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来运用,就是一种主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口述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谈话、提示等多种形式。讲述是指用语言叙述教学内容、教材;讲解是解释和说明材料、规定、要求等;谈话是指用提问、答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而运用口述法就应注意:1.教师的讲述和讲解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让幼儿听懂。讲述和讲解在教育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无论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教师适当的讲述和讲解。向幼儿传授新知识需要讲述,组织幼儿进行活动需要讲解。讲述和讲解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2.谈话必须在幼儿已具备某一方面知识和印象时才能进行。谈话的目的、要求和步骤必须明确。提什么问题要事先设计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形象,步步深入的原则。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富有启发性,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照顾个别幼儿的水平。在幼儿回答问题时,应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