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考察报告一、标准化示范区成为西安高XX县区的一张亮丽名片西安高XX县区作为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XX县区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已经成为其一张亮丽的名片。2005年8月,被国家质检总局、国标委授予全国首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底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三年来,实现每年经济增长30%以上,形成20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1000多项科技成果,3项国际标准,4项国际标准制定权,9项国际标准提案,103项国家标准,118项行业标准,3个标准化创新贡献奖,3个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单位,41个副主任单位,成员单位50个,国家重点标准工作成员27个。其中,大唐电信td-scdma、西安捷通wapi无线局域网标准、庆安冷机gb/t15765-2006空调压缩机标准在国际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达到70%以上。目前仍有41家企业承担着6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任务,这个数量是高XX县区近几年平均年参与量的两倍。西安高XX县区企业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具有明显的高新技术性,专利性和容易实现产业化等特点。并且通过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西安高XX县区企业标准化自主创新意识和观念有了很大提高,标准化自主创新的工作方法有了根本的改变,利用标准化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优势愈加鲜明,一批企业成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率先达标单位。标准化推动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出现了数个有先进标准支持,产品前景广阔,有自主专利技术依托,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高XX县区强势企业积极争取掌控国际、国家标准话语权的主动性有了质和量的变化,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导企业突破国际贸易避垒,抢占行业制高点的举措再次被印证为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给西安高XX县区带来的主要变化第1页共7页(一)标准化推动技术创新成就彰显重要西安高XX县区平均每天成立7家科技企业,每天转化4项科研成果,每家企业拥有2项以上自主知识产权。高XX县区70%的核心专利已通过标准化实现产业化,和世界上发达国家60%—80%的核心专利产业化水平相当。西安高XX县区经济连续多年以30%以上速度增长,并形成了四大行业支柱、九大产业集群格局,2008年四大行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62.4亿元,占高XX县区全年营业收入的77.6%.(二)标准化推动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通过支撑行业、重点领域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创新,以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标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核心技术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形成新的产业链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如以gb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280-2005《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等8个国标、行标和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4个国标、行标、地方标准为依托,奠定了西安盛赛尔电子公司成为我国消防电子报警探测和陕西坚瑞化工公司成为我国气溶胶灭火的领头企业地位。而以td-scdma、gb15629.1101/1103/1104-2006等局域网安全标准为依托形成了3g通信产业集群(80余家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涉及td-scdma系统设备,多媒体通讯系统和微波天线、基站天线、放大器、3g网络直放机等无线传输系统产品。以高XX县区企业制定的iec1169.37-2005gb1131.36-2005gjb1215a-2005gjb2446a-2006等国家标准和30多个行业标准以及正在制修订的3项国际标准为依托形成了国内最大的射频连接器生产集群,聚集了中小企业近200家。2007年成为XX省政府重点建设的电子元器件基础。通过示范区建设,西安高XX县区形成了在全国有竞争力的通讯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电力运输控制和设备产业、汽车产业、卫星导航产业、消防救灾器械产业、塑料光纤产业和新型压缩机研发基地;推动了企业标准化自主创新方法质的变化,形成“科研--标准--产业”基本同步的标准化工作模式,企业利用标准化手段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愈加明显。科技成果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国际第2页共7页化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