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专题3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2【学习目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学习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学习难点】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预习案】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背景(1)社会主义改造条件的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运动和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2)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①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期总路线,提出了与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②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2.过程(1)工业化建设:到年,“一五计划”的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新建一批重要的工业部门。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三大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走道路。手工业者纷纷参加。在农业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了的高潮。到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制。3.意义:我国实现了的深刻变革,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4.存在问题: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1)初期的正确探索①《》的发表: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②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2)探索建设道路上的失误①产生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探索建设的道路上,党产生了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思想。②表现:1958年“”运动和运动。③严重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为主要标志的“”倾错误泛滥起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3)党对“左”倾错误的纠正①举措: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充实、”的八字方针。②结果:到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2.十年建设的成就(1)工业方面:建成、两大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和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2)交通方面:新修铁路8000多公里,除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宁夏、、第一次通了火车。(3)能源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已经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三、“十年动乱”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预习检测】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2.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是在A.1950年B.1952年底C.1953年底D.1954年底3.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A.实现国家工业化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C.加强民主与加强法制相结合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5.1960年冬,党对国民经济实施的八字方针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C.积极发展稳步前进D.综合平衡稳步前进【探究案】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出现材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思考“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何重大意义?(12分)(2)材料二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