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田艺【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近一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音乐教学中选择“快乐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关键词】师生互动感悟音乐游戏教学一、建立真诚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我认为: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多数时间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音乐课轻松、愉悦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有疑就问,有问必答。对学生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支持的态度,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这样,同学与同学之间越来越相互尊重和理解,每个学生也都乐于畅所欲言,音乐课堂上就形成了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唱歌曲《小叮当》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一个“创编歌词”的环节,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编入儿歌中,学生们都充分发挥想象,踊跃地进行创作,回答也十分积极。当我叫到一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他除了改歌词外,还在每句后分别增加“喔’’、‘‘噢”等字样的衬词。如“小公鸡叽叽叽”“喔”“每天叫我早起床”“噢”。后来我问全班学生,这样改歌词好不好?有的同学说:“他能动脑筋,歌词改得很独特”。我便说:“那么我们就按照他创编的歌词共同唱一遍,好吗?”这样,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体验学习了本节课,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二、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教学中的节奏练习是比较枯燥的。一个节奏通常需要练习很多遍,而且学生很难一下子明白两拍、半拍是怎么回事,时间长了,学生对节奏练习便会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形象化、趣味化的节奏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1.用人物走、跑代替单纯的口头“dada”练习如:××|××|×0|××|×0|×0|跑、跑、跑、跑、跑、(停),跑、跑、跑、停,跑、停。通过跑跑、走走、拍拍等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节奏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节奏速度感,达到节奏训练的目的。2.结合语言进行节奏训练如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我先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寻找节奏:××××|××|(快点快点,快点);××××|×—|(快跑过来,呀);再借助朗读、视谱、拍手、跺脚等动作来学习欢快、活泼的节奏××××|××|××××|×—|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儿歌中训练节奏,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避免了节奏练习的平淡无味。这样在愉快的学习中就能轻松地达到教学要求。3.结合游戏进行听音训练教学中一边唱歌一边游戏是诱发学生学习音乐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音乐知识。偏远地方条件有限的学校,学生识谱的能力比较差,针对这种状况,在听音训练中,可以用“打电话”的游戏进行听音训练。教师可以先在琴上弹出一个二度或者三度的音程,然后问:“喂,你是谁”?学生同答:“我是domi”。就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抽象枯燥的听音训练。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激发出学习兴趣,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就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时,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对稻穗的表象认识比较清楚。但是在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时,对“孔雀开屏河边走,傣家竹楼彩虹绕”的认识就不容易了。因为有的学生可能头脑中没有傣家村寨风光的景象,不知道傣家竹楼的模样,也没有看见过孔雀开屏的模样,也就很难2通过联想体会音乐之美。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能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