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龚家湾小学梁志玮一、学习目标设计: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免费、储藏”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能力目标: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知道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简析《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提出了问题,点明了要讲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紧扣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海底的景色;第二、三自然段从海底的宁静、黑暗、光点、声音这几个方面重点介绍海底的景色奇异。第四、五、六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即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的。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在丰富的物产中也能看到奇异的景色。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运用图片、视频、动画,把课文的内容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创设典型场面,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真切感,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谈话导入,激趣探奇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媒体显示:奇妙的海底世界视频师述:大海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海底神奇多姿,妙趣无穷。想不想到海底去看看?“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这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阶段,小学生渴求新知,导入时,教师设计奇妙的海底世界视频,声情并茂的导语仿佛把学生带到海底;接着引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二、理清思路,检查预习1、课文围绕哪两个方面来描写海底世界的?(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1)认读生词,理解重点词语(2)听写生词,集体订正。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二、三自然段: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1、自读课文,从哪些地方感到海底景色奇特美丽?2、学生交流:(1)理解句子A: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然宁静”。给“依然”换个词,但要意思不变。为什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然宁静”呢?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把这景色的奇异读出来。齐读句子。还有哪些景色奇异的地方?(2)理解句子B: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媒体显示:发光鱼图片发光鱼游动时像星星一样闪烁,还像什么呀?(板书:光)读好句子:指名读,评读,齐读。(3)理解句子C: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请学生听一听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一边听,一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情景?教师教师读提示语,学生读动物发出的声音。理解词语:窃窃私语学生活动:学学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想象海底动物还会发出的其它声音。3、小结:这两个自然段通过写海底黑暗之中有亮光,宁静之中有声音,写出了海底的景色是如此奇特、美丽,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学中,我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