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①背景:A、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B、以英磅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国际金融秩序混乱。C、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②含义: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③经过:A、布雷顿森林会议——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时间:1944年国家:美、英、法、苏、中等44国内容: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双挂钩”)影响: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确立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B、建立两大国际金融机构a、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时间:1945建立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转向全球性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间:1945成立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等。★两大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④影响:世界: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①背景:A、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教训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B、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C、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以利于商品输出。②时间:1947年,美、中等23国签署③宗旨:降低关税,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贸易自由化。④性质: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也是一个各缔约国组成的非正式性国际组织,它并不是联合国专门机构。⑤影响:A、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B、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美国向外经济扩张。C、只是一个临时性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主导:美国影响:①顺应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②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③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④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有利于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相关内容见考点16);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背景:①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挑战②美国为在竞争中争取主导权目的:①应对欧洲和日本的挑战②攫取世界经济主导权建立:①1988美加签订《美加自由贸易协定》②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③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意义:①加快了三国经济交流与发展,加强了规模经济的优势,推动美洲一体化的进程②增强美国实力,集团内部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对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过程:①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②1989年美、日、加、澳大利亚等12国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重要活动:①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②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③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特点:①地跨四大洲(亚、北美、南美、大洋),是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