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特欧庙(校本教材)杨威学区编制序襄城区欧庙镇地处襄阳市南郊,汉江之滨,为汉江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属典型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麦冬、山药等经济作物。“麦冬”是欧庙镇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到目前为止襄麦冬高产示范地面积2000亩,辐射周边33个村,推广面积达到2万亩,产量8000吨,产值1.5亿以上,有“金豆子”之称。在2007年成立了襄江襄麦冬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现已进入“湖北科普助力行动”。“山药”为汉江山药品系,皮薄肉白,脆嫩可口,主要用作菜肴,兼有进补药用价值,餐可当菜,补可强身健体,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有“大人参”之称。目前,欧庙镇种植山药面积一万多亩,产值过亿,有“银条子”之称。《农特欧庙》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改革需要而编写的校本教材。该书本着“了解本土、服务本土”的理念,充分挖掘欧庙镇丰富的教育资源,从麦冬和山药的栽种、田间管理、采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入手,充分展示了欧庙镇人民在经济作物种植方面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身边入手,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非常实际的“职前培训”的第一手资料。目录欧庙特产之金豆子——麦冬第一课麦冬的种植与管理第二课麦冬的病虫害防治及收采第三课麦冬的药用第四课麦冬的茶饮第五课麦冬的食用(选修)欧庙特产之金条子——山药第六课山药的基本特征第七课山药的品种第八课山药的种植第九课山药的储藏第十课山药的功效第十一课山药的食用(选修)欧庙特产之金豆子——麦冬麦冬Ophiopogonjaponlcus(L.{.)Ker—Gawl.为百合科植物。别名:麦门冬、沿阶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功能。主治热病伤津、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生长习性】麦冬喜温暖湿润环境。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较好。生长前期需适当荫蔽,若强光直射,叶片发黄,生长发育受影响。能耐0℃低温,耐湿、耐肥。第一课种植与管理一、选地整地宜选择疏松、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也可选坡地栽培。麦冬忌连作。当前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整地。翻耕20-25厘米,并多次耕耙,做到疏松、细碎、平整。如田块面积过大,土面不平,可分筑小土埂,以便排灌。土面平整可作成平畦,畦宽1.5-1.7米,沟宽40厘米。在整地时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用复合肥40--60公斤,栽种时撒入沟中,也可于整地时撒入土中。二、种植方法1、种苗准备和处理:麦冬用分株繁殖。清明前后,在挖麦冬时,选择颜色深绿、健壮的植株,斩下块根和须根,分成单株,剪去残留须根,切去部分茎基(以根茎断面出现白心、叶片不散开为度),立即栽种。如不能及时栽种,则须"养苗",把苗子的茎基,放清水里浸泡一下,使之吸足水份,然后相并竖立,放在阴凉处已挖好的松土上,周围覆土保存。如气温过高,可每天或隔天浇水1次。养苗时间不超过7天。2、栽种:一般在4、5月份,选晴天或阴天进行。可采取开沟条栽,行距15厘米左右,深5厘米左右。先在沟内施入稀薄猪粪水,然后按株距6-9厘米栽苗,每丛3株,栽后覆土,压紧,踏实,使苗株直立稳固,做到地平苗正。也可采取穴栽,穴深3-5厘米,按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栽苗9-10株。盖没基部,压实。三、田间管理1、间作:麦冬需要阴湿的环境,主产区都实行间作。通常在夏、秋季间种玉米。春玉米在麦冬栽后第2天,每隔5行麦冬间种1行玉米,株距50厘米,出苗后每窝留苗1-2株,以1株为好,立秋前收获。大暑前,又在麦冬其它行间,每隔5行麦冬间种1行秋玉米,秋分收获。冬季和初春,正值麦冬块根生长时期,一般不间种作物,以免影响麦冬产量。麦冬行株距宽的,间种作物可以西瓜、大头菜、红葱、夏玉米、蚕豆等为主。一般在第1、2年间种。第3年不再间种,以免影响麦冬产量和质量。2、中耕除草:栽苗半个月左右,应除草1次,并松土深约3厘米。5-10月杂草生长旺盛,每月须选晴天除草并浅松表土1次。3、施肥:一般追肥3-4次。第1次在7月,每亩施人畜粪水1200公斤,加腐熟菜饼25公斤。第2次在8月上、中旬,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加腐熟菜饼40-50公斤,火灰75公斤。第3次在11月上旬,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