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三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知识网络建构工业区位因素(条件)---工业地域类型---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要点【复习目标】1.农业区位因素,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重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分析【复习过程】©自主复习知识体系(回归教材)农业种类:自然区位---农业区位因素-------------条件--------条件-------条件社会经济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演练:【典例1】7.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典例2】(2009·全国文综Ⅱ)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5-1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案例探究:1.新疆适合发展瓜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材料:水对葡萄也很重要。春季葡萄发芽时要充足,成熟时要干燥,以免影响葡萄的含糖度。日照越充足,葡萄的成熟度越好,酿造的酒的品质就越高。土壤对葡萄酒的品质的影响非常重要。无需肥沃的土地,反而贫瘠的土壤特别适合。葡萄适合在南北纬38-53度的温带地区的气候生长,太冷,葡萄无法达到成熟,太热则葡萄成熟过快,只会酿成平淡无味的酒。◆规律指导:列举该区域的各种条件,提炼出和材料中相关的因素2.新疆适合葡萄种植的优势条件3.高考真题演练(2012年全国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2011年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和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4—5题。4.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5.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土地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湖中的水生动植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011年全国课标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6—8题。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9.(2012年全国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