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第49~50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几位朋友,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师:话说唐僧师徒4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风餐露宿,很辛苦。一日。他们赶了一整天的路,又累又饿。不过,运气不错,夜晚十分,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打算讨些斋饭。你别说,收获真不小,(课件出示:8个鸡蛋,1个西瓜)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食物。师:看到这么多食物,八戒可乐坏了,伸手就去拿,师傅急忙说:“且慢,我们还没想好怎么分呢?”同学们愿意来帮他们分分吗?可以怎样分?(学生讨论分法)师:别急,我们先来一样一样分,先来分鸡蛋,谁来列式?生:8÷4=2(个)师:为什么选择用除法?生:解决平均分的问题,一般用除法。师:说得好!接着分什么?怎样列式?生:分西瓜。生:1÷4=0.25(个)生:1÷4=1/4(个)师:为什么得个?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所以每人平均分得1/4块。师:说的太好了。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不错。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在我们计算除法时得到的商也许是整数,也许是小数,还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也说明,分数与除法之间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例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1÷3得多少引导学生理解:1÷3=1/3(个)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1÷3,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人可得这个蛋糕的1/3,借助图形,一个蛋糕的1/3也就是1/3块蛋糕。因此1÷3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出示例2)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1)分组讨论,如何来分?怎样列式?3÷4=3/4(块)(2)生合作,汇报展示:(3)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3、小结: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1÷3=1/33÷4=3/43÷5=3/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a/b(b≠0)三、巩固运用,内化提高:(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解。四、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别?2、练习十二的第1、2题。六、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1÷3=1/33÷4=3/43÷5=3/5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a÷b=a/b(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