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东亚——日本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知道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城市及人口分布;地质灾害能够在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及湖泊能运用气候因素分析日本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分布特点的原因;分析板块构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东亚地区和日本的主要自然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1、东亚各地的气候差异及成因2、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知识链接】东亚概述1、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带海陆位置:东部,西岸范围:东亚五国有2、地形特征:海岸线地势:地形:西部,东部沿海3、气候: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布在哪里?特征和成因是什么?列表比较:类型分布特征成因4、居民、人口的分布在哪里?以什么人种为主?5、经济差异:东西部经济差异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日本位置:海陆位置:亚洲的部,太平洋的部,是一个国。东临洋,西北隔着海同俄,朝、韩相望纬度位置:大致处在°N--°N之间,大部分处在带范围:地形特点:气候:资源:【自主预习】1、钓鱼岛: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中国一直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然而生,目前双方处于对峙状态。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民间团体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9月11日,央视首播钓鱼岛天气预报。2012年9月17日,央视报道:中国学者发现1895年日政府就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钓鱼岛列屿仅为无人岛,但其身处中、日两国间的冲绳海槽(琉球海槽)。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的西侧上沿。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那不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屿那几座岛,而是让其领土踏在中国的大陆架上,中国和日本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就海底资源而言,钓鱼岛周围海域不仅海底石油储量巨大,可达30-70亿吨,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这种诱人的憧憬,足以令人为之冒险。2、独岛:“竹岛/独岛”是一座位于日本海(韩国称之为东海)中央的火山岛。它由东、西两个小岛和34块岩礁组成,总面积为18.6平方公里,两岛之间有一条150米宽、330米长的水道相隔。“竹岛/独岛”距韩国郁陵岛只有约90公里,而其距离日本最近的隐岐诸岛约为160公里。该岛领土主权之争是韩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3、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为日俄争端【自学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实际用时:一、选择题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1.①地附近的山脉是()A.阿尔泰山B.祁连山C.昆仑山D.天山2.关于②地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B.水力资源贫乏C.位于太平洋板块D.多火山地震3.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甲—小麦输往路线B.乙—石油输往路线C.丙—林产品输往路线D.丁—铁矿输往路线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4.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5.甲、乙、丙三国在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C.均为雨热同期D.都有本国最大港口读某地一月等温线和不同月份台风移动路径图,回答6—8题。6.关于图示半岛一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B.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C.北部温差大,南部温差小D.北部等温线向南凸,南部与纬线平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