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检测答案:复习检测答案:1、说出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2、说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4、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日,即__时__分__秒;昼夜交替的周期是___日,即___时___分____秒.5、经度每隔___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全球共分为___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__小时。区时通常用______经线上的地方时表示,它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出两个极点外处处相等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出两个极点外处处相等为151500//小时。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606000处大约等于处大约等于赤道的一半。两个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赤道的一半。两个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恒星恒星2356423564太阳太阳240240001515241241中央经线中央经线所在时区所在时区×15×1500(东西经同时区)(东西经同时区)第三节第三节昼夜长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第二课时一、一、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极夜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春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为例)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值,占据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南半球相反)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极夜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值,占据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南半球相反)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举例:说出下列日期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五一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为例)春分日3.21夏至日6.22秋分日9.23冬至日12.22夏半年冬半年巩固练习:(1).此图表示______节气,澳大利亚是____季节,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现象.(2)AB是________线(3)D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夜长是___小时小时,C点时间是_____点,D点是____点.(4)比较C,D,E三点的昼长由大到小是__________夏至冬极昼晨121268C>D>E第三课时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概念(当地时间)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有规律的变化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想一想夏至日时地球上哪些地区的夏至日时地球上哪些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是北半球还是北回归线以北是北半球还是北回归线以北??为为什么?什么?3.正午太阳高度计算•H=90—所求点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注: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例如:北京(40°N)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H=90°—(40°-0)=50°H=90°—(40°-23°26)=73°26H=90°-(40°+23°26)=26°344.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影长tgH=a/b•太阳能热水器倾角倾角+太阳高度=90°AHHAHab练习:1、就北半球而言,每年冬至日时()A、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纬线上B、北半球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D、地球恰好位于近日点上2、下列日期,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元旦B、国庆节C、劳动节D、儿童节BCD3、北京(40ºN)、莫斯科(56ºN)、纽约(41ºN)和开罗(30ºN)四城市相比,夏至日这天A、开罗的白昼最长,北京的气温最高B、莫斯科白昼时间最长,开罗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京的白昼时间最长D、纽约的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也最大4、北京(40ºN、116ºE)与新加坡(1ºN、103ºE)两地相比A、北京的白昼时间总是比新加坡长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新加坡小C、北京总是比新加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