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教材六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说明《我的马赛克生活拼贴》【教学思路】课题的提出:DIY(Doityourself!)自己动手制作。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英文,他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自己去做,自己体验,挑战自我,享受其中的快乐。这就叫做DIY。DIY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内容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十字绣、立体绣、数字油画、不织布玩偶等等,但这些都是买来现成的材料,我们只需要动动手照着做就可以了,属于低层次的机械劳动式的DIY,劳动过程缺乏创新。马赛克艺术拼贴本身就是一门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因其材料的选择、色彩、形状的繁多,能将设计者的灵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加上它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马赛克拼贴来过一把设计师的瘾。并且我们没有必要去花很多钱购买昂贵的马赛克砖,生活中很多废旧物品就可以替代马赛克,例如:旧瓷砖、玻璃、镜子、亚克力废料、各种金属扣等等,而改造对象可以是我们家里的任何物品:台灯、壁灯、开关贴、配电箱盖、纸巾盒、镜子、托盘、隔热垫等等。原材料、工具唾手可得,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无论如何设计、制作都显得与众不同,独具个性,还特别符合现代人对低碳生活、个性品味的追求,同时,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来做呢?本着这样的想法,我选择这个主题作为我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劳动难度对他们而言完全可以完成,也许他们还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呢,事实证明我是对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马赛克的历史、用途、种类及发展。(2)初步掌握马赛克拼贴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常用的手工工具,并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出简单的生活小物品。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各种材质材料制作出的不同作品中体会各种原材料的特性、效果,以帮助自己在实践中选材。(2)通过观看演示、实际操作,掌握简单马赛克拼贴的基本方法。(3)在交流与评价活动中,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马赛克生活拼贴活动,体验劳动、创造的乐趣,初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2)在设计、制作各种生活拼贴作品的活动中,形成学习技术的兴趣,培养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3)通过收集各种废旧物品、改造废旧物品的活动,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建立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意识,使低碳生活深入人心。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说与美术学科、数学学科息息相关:色彩的搭配、图形组合等,他是对小学六年所学美术知识、图形、空间感的综合运用,可以说马赛克艺术拼贴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内容,发挥空间很大,学生创作空间也很大,本课只是一个引领作用,开拓学生的视野,掌握了马赛克拼贴的基本方法后,只要稍加改动,就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改造各种生活小品,增添生活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突出3点,1改造旧物、变废为宝、突出低碳的环境保护意识。2、天马行空,发挥想象,无限组合的创新意识。3、亲自实践、动手操作、运用生活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难点是:看似简单的按压填充法,在实际操作时,和泥、抹泥、填压及选材、布局都充满学问,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以及小组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逐渐掌握,从而完成本组的作品。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借助多媒体,拓展视野、开阔思维;3、教师作品欣赏,操作方法示范突破难点。(二)学法:古人有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个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远比灌输有限的知识更加重要。在这节课的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时引导地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商、操作实践、讨论、展示评介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完后,我自己感到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和遗憾,首先:教师放手还是不够,对学生信任不够,应该再大胆一些,比如作品改造时,不要限制学生只制作平面的,因为,最后展示时,有两个组的同学完成了立体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