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富春高级中学高一历史《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人民版必修二)【点击考纲】考试大纲考纲解读斯大林模式了解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注:“农业全盘集体化”为课外阅读内容【考点梳理】“斯大林模式”含义: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体制,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背景1.国际形势:2.经济形势:3.政治形势:4.历史传统:5.个人因素:二、“斯大林模式”形成基础(一)社会主义工业化1.时间: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2.过程:三个五年计划名称时间成就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3.特点:4.结果:(二)农业集体化(阅读了解)概况: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强制农民加入农庄,违反了自愿原则。评价: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联系比较:1、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2、在苏联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苏联的指令性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四、“斯大林模式”表现及评价表现积极弊端(从长远看)经济政治思文五、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历史反思:1.“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否产生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现实思考:2.与“斯大林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取得哪些重大的突破?“思维拓展: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所有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补充:、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比较: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集体化、农业税很重工业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国家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调拨、计划供应分配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工资制(平均主义)【体验高考】常考点:1苏联工业化(经济)的特点及评价典型题例1.(2009年江苏历史,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2011江苏单科).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变式训练(2009天津)3.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材料五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4常考点:2联系比较苏联模式与中国、西方经济建设的异同点。典型题例4.(2009年海南历史,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